[發(fā)明專利]軸承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86411.1 | 申請日: | 200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56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上原淳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C17/02 | 分類號: | F16C17/02;F16C3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張惠萍 |
| 地址: | 日本國愛知縣名***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 ||
相關申請的交互引用
本申請要求對于申請日為2007年3月27日的日本專利申請2007-80707的優(yōu)先權,該申請的全部主題內容通過引用而結合在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軸承,該軸承被構造成支承繞預定的旋轉中心軸旋轉的旋轉軸,并且可附接到其將要被安裝到其上的安裝構件(以下稱之為″安裝構件″)上。
背景技術
軸承應用于各種設備的不同部分中。近來,隨著各種設備的小型化及其性能的提高,對軸承的改進也提出了要求,諸如減小尺寸和提高軸保持力。
例如,諸如激光打印機的圖像形成設備使用大量相對較長的輥(長度超過210mm,即A4紙的寬度)。當旋轉支承這樣的輥的軸承不能提供適當?shù)妮S保持力時,在形成圖像的操作過程中就有可能發(fā)生故障。同時,為了提高其軸保持力增加軸承的尺寸也與當前對圖像形成設備小型化的要求背道而馳。
而且,當軸承在設計上更便于旋轉軸向該軸承的裝配和附接時,很多情況下該軸承的軸保持力將下降。同時,當試圖加強軸承保持力時,很多情況下旋轉軸至軸承中的裝配變得困難。
順便提及,各種軸承結構已為人所知(詳見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公報第H7-310735號,日本實用新型申請縮微膠卷第S62-111226號(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公報第S64-17024號),日本實用新型申請縮微膠卷第S55-29016號(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公報第S56-131019號),和日本實用新型申請縮微膠卷第S52-163277號(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公報第S54-88450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軸承,該軸承能夠方便地裝配到旋轉軸上并且具有足夠的軸保持力。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軸承構造成支承旋轉軸繞預定的旋轉中心軸旋轉,并且可附接到安裝構件上。該軸承包括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連接部和接合部。所述第一支承部大致呈C字形并在垂直于所述旋轉中心軸的第一方向上開口。
所述第二支承部大致呈C字形并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反向或垂直)上開口。所設置的第二支承部使其與第一支承部之間沿旋轉中心軸的方向形成間隙。
所述連接部連接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連接位置相對于旋轉中心軸與所述間隙相對。
所述接合部構造成與所述安裝構件相接合。該接合部設置在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或連接部上。
所形成的間隙可以使所述旋轉軸能夠通過該間隙。或者,使所形成的間隙的寬度等于或大于第一和第二支承部的開口寬度。
在本實施例的具有上述結構的軸承中,所述旋轉軸由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從不同方向得到保持(例如,從兩側夾持),第二支承部沿旋轉中心軸位于從第一支承部偏移的位置。因此,所述旋轉軸受到支承且能夠繞所述旋轉中心軸旋轉。
本發(fā)明的軸承和旋轉軸根據(jù)例如下列步驟裝配在一起。
首先設定軸承的姿態(tài),使第一和第二支承部的開口朝向沿旋轉軸的方向。在該狀態(tài)下,將旋轉軸插入所述間隙。
接下來,在旋轉軸位于間隙內的狀態(tài)下轉動軸承,使旋轉軸納入第一和第二支承部中。結果,旋轉軸由第一和第二支承部保持,同時從相對的兩側被夾持。
其后,所述接合部與安裝構件接合,由此軸承被附接至該安裝構件上。
本發(fā)明的軸承可方便地裝配到旋轉軸上,并且能產生足夠的軸保持力。
例如,在旋轉軸較長的情況下,其相對的兩端由安裝構件可旋轉地支承,并且該軸承被附接到該安裝構件上。因此,旋轉軸可牢固地保持于安裝構件上。
此外,本發(fā)明的軸承能夠支承包括上述小直徑的旋轉軸和多個圓柱狀旋轉構件的輥,每一個所述多個圓柱狀旋轉構件的直徑都大于所述旋轉軸的直徑并沿旋轉軸的軸線方向按間隔設置在該軸上。就是說,本發(fā)明的軸承可以容易地裝配到所述軸的相鄰圓柱狀旋轉構件之間暴露的部分上,并且該軸承被附接至所述安裝構件上。因此,具有上述結構的輥可牢固地保持于安裝構件上。
本發(fā)明的軸承優(yōu)選適用于圖像形成設備的供紙系統(tǒng)中的各個輥(供紙導向輥,套準輥或排紙輥)。
尤其是,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支承部中可以形成用以容納潤滑劑的凹陷。這樣,可以使旋轉軸的旋轉順滑。
附圖說明
圖1是顯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被應用到其上的激光打印機的示意性結構的側視截面圖(沿供紙方向的縱剖面圖);
圖2A是圖1所示激光打印機的側視截面圖,顯示其后蓋開啟的狀態(tài);
圖2B是對應于圖2A的透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定像紙張導向單元的透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64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