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凌解凌電網及工作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6382.9 | 申請日: | 2008-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049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昕晟;李恒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恒旺;李昕晟 |
| 主分類號: | H02G7/16 | 分類號: | H02G7/16;H02H7/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1022湖北省襄***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凌 電網 工作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輸配領域,具體涉及的是防凌解凌電網及其工作方 法。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保持電力輸配的高效經濟性,公知的骨干電網全采用的是 高電壓而低電流的輸電方式,即將12~30KV的發電電壓,先升高到 100~500KV的網電電壓后,再由電網塔線進行大量高效的遠距離輸送,各 地變電站再逐級按需上網搭并采配和供電。由于采用的是高壓或超高壓輸 電,其電壓降相對較小,這樣就能保證電能可輸送到很遠,同時由于又是 低電流,導線對其所產生的阻抗就極小,所以沿途電網導線的發熱路損很 少,這樣在正常的情況下,電網就一直保持著高效益的輸送。但是,正因 為電網導線的發熱量少,其自身溫度也就無異常升高,多隨當地氣溫變化 而變化。可當南方突遭寒暴襲擊時,濕氣和雨水就會迅速凍結在電網導線 上而形成凍雨冰凌,會使導線附冰總重量突增數倍甚至幾十倍,這將給整 個電網特別是其塔桿造成致命的威脅。而在我國目前的電網建設標準中, 多采用的塔桿承載能力是電網導線重量和拉力的五倍左右,這在正常的電 力輸配過程中已是超堅強了,但若遇到幾十年或者百年不遇的特大凌災 時,就會造成大范圍倒塔停電,有的區域甚至會全網潰廢。而大量的凌災 教訓已證明,若單純的采用提高硬件常規標準,來增強其硬性對抗凌災的 能力,是既不經濟又不可靠。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則不同,其目的是開發和開辟一種能自我、自行防凍化凌的 電網實施及其工作方法,既防凌解凌電網及工作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結構形式和工作方式方法特征來實現的:將 現行一路直通不可自動拆斷的電網導線,按需打上可控斷或合的節點,將 其改造成既能一路通底又能分區跳段、局部強拆的新型防凌解凌電網及其 靈活變流干預的工作方法。具體的結構和做法是在所需變電站的上網搭并 采配線后面,設置可控斷開或閉合的接觸器做節點,其后再設返網回路, 并對變電站的變壓器,進行相應的變壓變流的抽頭改造。利用這樣的新型 電網,平時仍然正常的進行高電壓低電流的高效輸電方式工作。根據和參 考各地的氣象狀況,一旦某區域即將或已經發生凌災,如湖南長沙至廣東 韶關之間受災,便將該區從原電路上跳斷開,并按需求將其設為一節段或 數節段,而臨時對它們單獨改輸所需低電壓高電流相對低效發熱的干預電 能,暫時有意增加其發熱能耗,強制迫使并控制其導線沿線溫度高過冰點, 預防其導線結冰掛凌或對已經受災的線路進行融冰解凌,其防解過程按需 可控制在數小時甚至僅幾分鐘就可完成。以這種對電網能進行局部強拆和 靈活干預的工作法來確保電網安全渡凌。當凌災過后,電網即可恢復正常 的高效輸電方式,繼續保障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電力需求。在實際抗 災中,還能總結出很多科學治凌方法,如夜間溫度最低,電網導線極易結 凌,而此時正是用電低谷期,就可以采用較為溫和的中性電流,既保住線 溫不掛凌,又保住較高效益和輸電量。但當冰凌突聚,危機線塔時,則可 以及時加大電流,來升溫化解或強行融開已掛冰凌,搶救線塔。在不便廣 泛改造投入的但又最為普遍的末網終端線。還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發電 車、電焊機甚至拖拉機電瓶等等符合低電壓高電流的電氣設備,進行主動 靈活但又安全科學的化凌救災工作。
這種新型防凌解凌電網及工作法的指導思想:是基于天人共和,尋求 順天循道,以小愚得大安的理念。即以臨時犧牲局部受災電網的輸電效益, 來換取整體國家電網通盤的長效久安,并力求對現有的電網設施及輸配方 式等軟硬件同時進行綜合利用型的整合。是將不合理的對天硬干的硬件抗 凌的做法,引領到順應天理的利用軟件軟科學的方法來柔性解凌。避免對 現有國家電網標準矯枉過正的單純提高,過度的加大基礎固定件的投資, 會造成社會資源堆積性的浪費。
附圖說明
下面直接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特征。
圖1是本發明的電網構成示意圖。
圖中:1電網導線、2可控節點及導線、3塔桿、4上網搭并采配線、 5變電站、6返網回路、7下級電網變電站、8同級電網下游變電站、9 同級下游節點、10需預防或已受災導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恒旺;李昕晟,未經李恒旺;李昕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638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