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冷管道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6245.5 | 申請日: | 2008-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556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山本敬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斯頻德制造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L53/00 | 分類號: | F16L53/00;F28D7/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何騰云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冷 管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冷管道,例如涉及被利用在直接吸引從電爐等排出的排氣并由集塵器進行凈化處理的系統的配管路徑中的水冷管道的改進。
背景技術
以往,在直接吸引從電爐等排出的包含塵埃等的高溫排氣、冷卻到規定溫度、由集塵器進行凈化處理的系統中,如圖4所示那樣,在流通有從電爐1排出的1400~1500℃程度的排氣的包含燃燒塔2或水冷管道3的配管管道中采用雙重結構(在圖4中以虛線表示),通過使由冷卻裝置6(例如清洗塔等)調整的冷卻水在雙重結構的間隙中循環,按冷卻到400℃(優選250℃)以下的狀態,經由配管4將排氣導入到集塵器5中。
而且,作為這樣的用于將高溫的排氣冷卻到規定溫度的水冷管道3,提出并實用化了如圖5至圖6所述的水冷管道。
該水冷管道3形成為作為圓筒狀配管的內筒31和外筒32的雙重結構,在其間隙中流通冷卻水,對在內筒31內通過的排氣進行冷卻。
此時,在內筒31和外筒32的間隙中配設流水引導件33,該流水引導件33形成使冷卻水從供水口3a到排水口3b周轉并流通的流路,將從內筒31的內面傳遞來的排氣的熱量向冷卻水側散熱,從被排氣加熱了的內筒31的外面對其進行冷卻。
如圖6的展開圖所示那樣,流水引導件33配設成使從供水口3a供給來的冷卻水從圖示下側流動到上側(在組裝好的水冷管道3中,從排水口3b側觀看時為在順時針方向旋轉),從左上的流路a’向左下的流路a’流動,接著,從b’朝b’流動,......,從g’向g’流動,最后,從右上的h’起,分成右下的h’和U形轉彎流動的冷卻水,經由排水口3b返回至水槽W。
可是,配設在水冷管道3的內筒31與外筒32的間隙中的流水引導件33的安裝間距,通常僅僅考慮冷卻水的流速而決定,所以,其寬度如作為內筒31展開圖的圖6所示那樣,成為內筒31的整個長度的大約10%程度的較寬的間距。
因而,難以充分獲得通過內筒31的排氣的散熱效果,無法抑制因通過內筒31內的排氣的熱負荷引起的內筒31的內面的高溫氧化所導致的消耗,而且,若要提高冷卻效果的話,存在因冷卻水的水壓在流水引導件33之間產生龜裂、發生漏水的情況,水冷管道3自身的制品壽命縮短,需要頻繁地進行更換作業,存在上述這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現有的水冷管道所具有的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散熱效果好、制品壽命長的水冷管道。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水冷管道由內筒和外筒構成,在兩筒間的間隙中具有形成流路的流水引導件,該流路從供水口到排水口間使冷卻水周轉并流通,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流水引導件之間,以將流路分支的方式配設有散熱用的流水引導件。
在該情況下,能夠在散熱用的流水引導件上,隔開規定間隔地設有使分支的流路間連通的切口部。
根據本發明的水冷管道,通過在相鄰的流水引導件之間以將流路分支的方式配設散熱用的流水引導件,與單單將流水引導件的間距變小、使冷卻水的流速加快、提高散熱效率的方法相比,能夠抑制冷卻水的流速變化,由于還從散熱用的流水引導件進行散熱,故能夠提高散熱效果。由此,能夠抑制因在產生熱負荷時發生的高溫氧化所導致的內筒的消耗,而且,無需將冷卻水的水壓提高到必要量以上,能夠有效地防止因冷卻水的水壓而產生龜裂。
另外,通過在散熱用的流水引導件上隔開規定間隔地設有使分支的流路間連通的切口部,能夠防止隔著散熱用的流水引導件的流路間的冷卻水的水壓出現差異,能夠提高散熱效率。由此,能夠抑制因在產生熱負荷時發生的高溫氧化所導致的內筒的消耗,而且,能夠防止因冷卻水的水壓的偏差而產生龜裂。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水冷管道的一個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2是該水冷管道的內筒的展開圖。
圖3是該水冷管道的流水引導件的說明圖,(a)為圖2的A-A剖面圖,(b)為圖2的B-B剖面圖。
圖4是使用水冷管道的電爐集塵系統的整體圖。
圖5是現有的水冷管道的平面圖。
圖6是現有的水冷管道的內筒的展開圖。
附圖標記說明
3???水冷管道
31??內筒
32??外筒
33??流水引導件
34??散熱用的流水引導件
35??切口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水冷管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關于與現有裝置相同的結構標注以相同的附圖標記、系列的附圖標記,而省略其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斯頻德制造株式會社,未經日本斯頻德制造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62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FPC的低壓LED軟燈條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戶外應急照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