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導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6207.X | 申請日: | 2008-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056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詹承鎮 | 申請(專利權)人: | 詹承鎮 |
| 主分類號: | H02N6/00 | 分類號: | H02N6/00;H01L3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2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導機 | ||
1、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能量開采機領域。
2、背景技術:
(1)電極、熱阻材料、保溫瓶、N型半導體、銅柱、放大鏡、白色塑膠、電網。(2)火力、水力、原子能發電機具有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水力發電)、安裝條件限制(水力發電)、產生能源危機、耗用化工原料(煤、石油等)、升高氣溫(排放二氧化碳等)核廢料等缺點。
3、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聚集紅外光波、可見光波、紫外光波、并將它們轉化成電能。
發明思路:能量開采機由(能量)控制器、能阻器、(能量)傳送器、(能量)轉化器、(能量)控制器組成。能阻器的功能是:阻止能量散失,控制能量的流量或流向。圖2(內熱阻殼):1、殼層,2石棉柱,3、空氣層。圖1(光導機):1、Z型低溫負電極,2、外熱阻殼,3、內熱阻殼,4、ab段銅柱,5、高溫正電極,6、光導器,7、若干放大鏡,8、若干石棉連桿,9、若干開關K。
圖1(光導機):低溫負電極1是銅質園柱體;白色塑膠包圍它,使它基本不能收集電磁波,因而處在較低溫狀態;外熱阻殼2由熱阻材料,例如泡沫塑料、毛氈制成;它為球殼形,它的功能是阻止紅外波散失,并將從高溫正電極5處獲得的紅外波,反饋給高溫正電極5。內阻熱殼3的功能、形狀與外熱阻殼2相同,而且功能更強。ab段銅柱4的功能是使電子從高溫正電極5經ab段銅柱4流向低溫負電極1,建立電動勢;高溫正電極5是N形半導體園柱體,其外表層是用于提高電磁波吸收率的、傳熱較快的黑色涂層或鍍鎢層。各放大鏡7將電磁波(紅外、可見、紫外波)聚集到光導器6中。光導器6由主光導管和若干支光導管組成。光導管的材料(玻璃、真空、鍍銀層、石棉)與保溫瓶相同。二者的結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各支光導管的進口和主光導管的出口,都用平板玻璃封口。各支光導管和主光導管中的內鍍銀層,用漫反射的方式,將來自各放大鏡7的電磁波,聚集到N型半導體5(這一工作原理不同于光波在石英光纖中的全反射。)。高度聚集的電磁波使N型半導體5處在高溫中。高溫使N型半導體5失去的電子,經ab段銅柱4到達低溫負電極1。☆光導機可一天24小時工作(夜里可收集來自周圍地面、物體、空氣……中的紅外波。);與水力、火力、原子能發電機相比,光導機具有顯著的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可到處安裝,不產生能源危機,節約煤、石油等化工原料,沒有溫室效應,不爆炸等優點。因此本發明為能量開采機領域的21世紀世界重大發明。
若干放大鏡7和光導器6是收集器;外熱阻殼2和內熱阻殼3是能阻器;高溫正電極5、ab段銅柱4、銅導線、低溫負電極1組成轉化器;若干開關K9是控制器。
4、附圖說明:
圖1為光導機結構、原理示意圖。為了簡明地說明其結構、原理。圖1中省略了低溫負電極1、外熱阻殼2、光導器6、各放大鏡7的各相應支架圖。圖2是內熱阻殼結構、原理圖。
5、具體實施方式:
圖2:內熱阻殼由若干個大小不等的球殼形殼層1、真空層3,從內到外,依次輪流相套而構成;各殼層1的內層是玻璃層、中層是鍍銀層、外層是高強度塑料層;萬能膠水將塑料層粘接在鍍銀層上;若干石棉柱2由內到外地連接各相鄰殼層1。
圖1:白色塑膠層包圍、依附低溫負電極1,低溫負電極1是銅質園柱體。外熱阻殼2為球殼形。內熱阻殼3為球殼形。高溫正電極5是園柱體,其外表層是用于提高電磁波吸收率的、傳熱較快的黑色涂層或鍍鎢層。(☆高溫正電極5是N型半導體。)光導器6由各園桿狀支光導桿和園桿狀狀主光導桿連通而成。各放大鏡7是市售放大鏡。若干石棉連桿8是園柱體。光導機的特征是:高溫正電極5依次通過ab段銅柱4、銅導線連接低溫負電極1;內熱阻殼3間隔地包圍高溫正電極5;外熱阻殼2包圍、粘結內熱阻殼3;各連桿8將高溫正電極5固定在內熱阻殼3的內面頂部。高溫正電極5連接光導器6的主光導管光出口端,光導器6的各支光導管的光(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進口端都配置一個放大鏡7。在光導機二條輸出電線上,都設置開關K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詹承鎮,未經詹承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62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