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脫硫廢水處理裝置的防垢劑及防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5672.1 | 申請日: | 2008-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9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成箕喆;金日煥;張伊植;鄭稻定;文俸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國東西發電株式會社;海龍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2F5/10 | 分類號: | C02F5/1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英俊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硫 廢水處理 裝置 防垢劑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次氯酸鈉用作為主處理試劑的脫硫廢水處理裝置的防垢劑及防垢方法。進一步涉及用于防止和去除在將次氯酸鈉(NaClO)用作主處理試劑的脫硫廢水處理裝置上生成并附著的垢(Scale)的,含有檸檬酸、水溶性絡合劑、負電荷涂層劑及破垢劑作為有效成分的防垢劑及防垢方法。
背景技術
從火力發電廠、制鐵廠等鍋爐中產生的煙道氣(Flue?Gas)中,不僅包含燃料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產生的灰(Ash),還包含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等硫氧化物(SOx)。這些硫氧化物不僅成為污染大氣的原因,還會成為酸雨等的起因,所以在化石燃料工序中通常都包括去除煙道氣中包含的硫氧化物的煙道氣脫硫工序(FGD:Flue?Gas?Desulferization)。
圖1是用于說明從火力發電廠等的鍋爐中生成的煙道氣的一般流向的示意圖。
從鍋爐(110)產生的煙道氣,經過電子集塵器(EP:ElectrostaticPrecipitator)120,去除其中包含的灰塵,經過如吸收塔130這樣的脫硫設備,去除其中包含的硫氧化物后,經過煙囪150被排出到外部。在該過程中,煙道氣將通過脫硫過程前的煙道氣和經過脫硫過程后的煙道氣進行熱交換的氣-氣熱交換器(GGH:Gas-Gas?Heat?Exchanger)140。
煙道氣脫硫工序是利用反應劑和催化劑,通過吸收、氧化、還原及吸附等工序來去除燃燒后包含在煙道氣中的包括硫氧化物在內的硫化物的方法,大體上分為干式、濕式、半干式等方式。但是,通常在發電廠等主要采用經濟性好、反應速度快以及設備小型化的濕式脫硫方法。
濕式脫硫方法是,通過用水或堿溶液等清洗煙道氣,來吸收煙道氣中包含的硫氧化物的方法,一次生成物成為溶液或漿液形態。濕式脫硫方法具有反應速度快、可實現附屬裝置的小型化的優點。但是,濕式脫硫方法中,由于經過工序后排出的氣體溫度低而在煙囪150中的上升力低,所以需要再加熱過程,具有隨著工序生成大量廢水的缺點。通常應用較多的濕式脫硫方法中是利用石灰或石灰石作為吸收反應劑的工序,一般可以去除90%以上的硫氧化物。
一般的濕式石灰石煙道氣脫硫工序如下。使在燃燒系統生成的煙道氣通過電子集塵器120去除灰塵后,在吸收塔130內使煙道氣與石灰石漿液(Slurry)接觸。這樣,使硫氧化物和石灰石(CaCO3)反應而產生包含CaSO3或CaSO4等固體沉淀物的漿液。最后,向吸收塔下部注入強制氧化用空氣,來生成石膏(CaSO4·H2O)。
在吸收塔130中生成的石膏經過脫水過程,可用作高純度產業用石膏,在該過程中會排出石膏中的微細粒子和水。此時,排出的水即為脫硫廢水,被輸送到后述的脫硫廢水處理裝置200,進行處理并排出。
圖2是表示煤炭火力發電廠中的將通常的次氯酸鈉用作主處理試劑的脫硫廢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的示意圖。
脫硫廢水處理裝置200是用來處理從脫硫設備排出的廢水的裝置,通過物理、化學處理,去除懸浮物質(SS:Suspended?Solid)、重金屬、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成分等,處理成環境規定范圍內之后排出。
從吸收塔130輸送到脫硫廢水處理裝置200的脫硫廢水,首先在前處理槽210中沉淀脫硫廢水中的較重的石膏粒子,分離去除一部分后,在第一反應槽220至第三反應槽224中的第一反應槽220,由次氯酸鈉進行氧化處理,而降低化學需氧量。
通過了第一反應槽220的脫硫廢水經過第二反應槽222,在第三反應槽224中,由亞硫酸氫鈉(NaHSO3)去除剩余的次氯酸鈉,將毒性較強的六價鉻(Cr6+)還原為毒性較弱的三價鉻(Cr3+)。
從第三反應槽224排出的脫硫廢水被臨時儲存在日常槽230之后,在第四反應槽240和第五反應槽242追加燒堿(NaOH)和凝集劑進行反應,然后,在第一沉淀槽(250)使氟、重金屬等沉淀并去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國東西發電株式會社;海龍化學株式會社,未經韓國東西發電株式會社;海龍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56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組合物及應用
- 下一篇:一株屎腸球菌WEFA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