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支承分離軸承的支承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5251.9 | 申請日: | 2008-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0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中尾章裕;嵜迫邦彥;北村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發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D23/14 | 分類號: | F16D23/1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田軍鋒;鄭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支承 分離 軸承 結構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07年3月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7-058128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合并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離合器裝置中支承分離軸承的支承結構,更加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支承分離軸承的支承結構,該分離軸承用來推動用于分離離合器的膜片彈簧。
背景技術
傳統上,如專利文獻1所示,公知一種用于手動變速器的干式單板離合器。在該公知的干式單板離合器中,對準式分離軸承支承在在前蓋上一體形成的圓柱形軸承承托上,所述前蓋是變速器外殼的一部分。即,在分離軸承的外環和蓋之間插設有彈簧,且在所述軸承承托上可滑動地布置有由合成樹脂制成的分離轂。當壓下離合器踏板時,分離叉振動從而沿著軸承承托在軸向方向上推動分離軸承,因而釋放由膜片彈簧施加到壓力板上的壓力并分離離合器。
然而,在上述結構情況下,軸承承托需要一體形成在前蓋上,而且,適于在軸承承托上自由滑動的分離轂需要設置在分離軸承上。因為這些部件在分離軸承的內徑側上通過,從而產生增加了分離軸承的徑向尺寸的問題。因為徑向尺寸的增加不僅導致分離軸承尺寸的增加還增加了分離軸承和膜片彈簧之間的接觸點面積,從而帶來其他問題,即,離合器蓋被磨損和由于離合器蓋導致的變速箱振動變大。此外,因為一體地形成在前蓋上的軸承承托具有在軸向方向上突出得較長的結構,從而難以通過拉模鑄造制作前蓋。因此,容易產生與型腔相關聯的鑄造故障。結果,生產成本提高。而且,盡管在離合器結合時通過分離軸承進行了對準,但是在軸承承托和分離軸承之間容易產生機械沖突,從而不僅增加了在離合器上的操作力而且軸承承托也容易被磨損。
專利文獻2提出了一種具有這樣的結構的離合器,該結構中對準式分離軸承可滑動地設置在從動軸上。在該離合器裝置中,在分離軸承的內徑側上以可相對于從動軸自由滑動的方式設置有分離轂(圓柱形構件)。稱為側板的片狀金屬構件一體地固定到分離轂上。分離軸承配合到側板的軸向側上的分離轂的外周上。且在分離轂和分離軸承之間插設有對準彈簧。
根據專利文獻2的這一結構,盡管不需要在前蓋上設置軸承承托,但是因為分離轂布置在分離軸承的內徑側上而不能太大地減小徑向尺寸。而且,因為分離轂在旋轉著的從動軸上滑動,從而與分離轂在軸承承托上滑動的情況相比,分離轂的磨損進一步增加,且由于從動軸和分離轂之間的摩擦阻力而增加了離合操作力。并且惡化了操作感覺。
[專利文獻1]日本未審專利申請特開:JP-A-2006-125484
[專利文獻2]日本未審專利申請特開:JP-A-2003-222163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支承離合器裝置的分離軸承的支承結構,其取消了軸承承托,從而以較小的尺寸實現了分離軸承,并能降低離合器操作力。
為了實現該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在進行或中斷從主動軸到從動軸的動力傳送的離合器裝置中支承分離軸承的支承結構。該支承結構包括:膜片彈簧,其具有內周部分,該內周部分形成為相對于所述從動軸的軸向中心的對稱形狀,所述膜片結合到所述主動軸;分離軸承,其具有以預定的徑向間隙布置在所述從動軸的外周上的內環,所述分離軸承具有外環,所述分離軸承具有以與所述膜片彈簧的所述內周部分進行線接觸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內環的一個端部處的環形抵接部分;以及分離叉,其能推動所述分離軸承的所述外環。當所述離合器裝置通過振動所述分離叉沿著所述從動軸在軸向上使所述分離軸承移位,所述離合器裝置倒置所述膜片彈簧,用于進行或中斷從所述主動軸到所述從動軸的動力傳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發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大發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525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印定影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
- 下一篇:鞍式聯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