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栝蔞薤白半夏口服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4114.3 | 申請日: | 2008-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914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芳;曹世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文芳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2 | 分類號: | A61K36/8962;A61K9/08;A61K9/10;A61K9/16;A61K9/20;A61K9/48;A61K47/36;A61K47/40;A61K47/44;A61P9/00;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薤白 半夏 口服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主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的口服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以栝蔞薤白半夏傳統中藥處方的提取物為藥物活性成分的口服制劑。
背景技術
“栝蔞薤白半夏湯”為漢代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中創制的,治療胸痹心痛不得臥的代表方劑,由栝蔞、薤白、半夏、白酒所組成,具有通陽行痹,逐飲降逆的功效,主治陽泄濁、豁痰開結證,原文云:“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主之。”胸陽不振,水飲結聚,痰濁壅阻,氣機不通,而致心痛徹背,甚至不能平臥,故治以栝蔞薤白半夏。該處方已廣泛應用于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肺心病、舒張性心律衰竭、心臟神經官能癥、心肌病、冠心病等均收到了良好的療效,而且在理論、實驗、藥理與臨床應用等方面都取的了可喜的成績,其用途已遠遠超出《金匱要略》所記載的范圍。
“栝蔞薤白半夏湯”的中藥材的來源如下:
栝蔞:葫蘆科藤本植物栝蔞或雙邊栝蔞的成熟果皮,具有擴張冠脈,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環,延緩衰老等藥理功能,
薤白: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干燥鱗莖,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的功效,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
方中栝蔞用于寬胸豁痰,薤白辛溫,以通陽宣痹,即《張氏醫通》所說:“栝蔞性潤,用以滌垢膩之痰;薤白臭穢,用以通穢濁之氣,同氣相求也。”半夏辛溫,用以燥脾生之濕。方中白酒暢血行之滯。諸藥相合,共奏通陽泄濁、豁痰開結之功效。
古代的“栝蔞薤白半夏湯”只有湯劑,需要購買飲片后煎煮服用,攜帶服用都很不方便,我們經過研究,通過指標成分進行定量控制制成現代中藥口服制劑,產品劑量準確、質量穩定,方便服用,適用于商品化大生產,克服了中藥湯劑用量大、用量不準確、攜帶服用不方便、無法商品化等缺點,方便臨床治療和家庭使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按照現代中藥的制備方法,通過指標成分進行定量控制制成現代中藥口服制劑,將栝蔞薤白半夏開發成產品劑量準確、質量穩定,方便服用,適用于商品化大生產的中成藥,方便臨床治療和家庭使用。
本發明所涉及口服制劑的藥物由栝蔞,薤白,半夏,白酒的混合提取物(浸膏或干粉)為原料,與作為基質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一起按常規工藝制備而成,由于不同醫書中收載“栝蔞薤白半夏”處方量為:栝蔞實一枚、薤白三兩、半夏半斤、白酒一斗,各藥味折算成重量分數(單位為g或kg)為:
栝蔞5-15,薤白10-15份,半夏25-50份,白酒150-200份
基質:藥劑書中制備口服固體和液體制劑中的常用藥用輔料;
配比:提取物(浸膏或干粉)∶基質=9∶1~1∶9。
本發明“栝蔞薤白半夏”混合提取物的提取工藝如下:
(1)將各味藥材凈選,按最佳份量稱取各藥材并加入6~20倍量白酒浸泡2-12小時,加熱提取2-3次,提取液合并;
(2)白酒提取液靜置12-48小時,過濾取上清液,減壓濃縮得浸膏或噴霧干燥得干粉為白酒提取物;
(3)“栝蔞薤白半夏”提取物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組合按常規工藝制成各種口服固體或液體制劑,其中所述的藥學上的載體或賦形劑根據不同的劑型而選擇,所用的這些載體或賦形劑對于制藥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是可以決定的。
本發明“栝蔞薤白半夏”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很多,這里只給出了一種方法,但并不限于此種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文芳,未經張文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41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