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斷面型鋼的制造方法及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3518.0 | 申請日: | 2008-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060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海堂 |
| 主分類號: | E04C3/04 | 分類號: | E04C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6002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斷面 型鋼 制造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經濟斷面型鋼。
技術背景
現有的H型鋼作為柱(樁)構件,雖在建筑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存在不能節省鋼材,提高承重能力的不足。
發明內容
新斷面型鋼是H型鋼的改進型。它是在H型鋼兩條腿的兩端分別焊上合適厚度和寬度的副腿,成為新斷面型鋼。新斷面型鋼各種規格的尺寸確定后,用戶按照尺寸焊接副腿即可。而新斷面型鋼一個規格各部尺寸的形成,卻較費周折。下面就較小型新斷面型鋼說明一個規格各部尺寸的由來:第一步,制訂表1即H型鋼Y向與X向抗彎能力倍數表(簡稱《倍數表》)。H型鋼型號、規格較多,各規格Y向與X向抗彎能力不相同,尤其是2∶1和3∶1型,其Y向與X向抗彎能力相差更大。新斷面型鋼力求其Y向和X向的抗彎能力的一致或基本一致,才能取得承重能力的最佳值。H型鋼豎向承重能力與水平向抗彎能力成正比,即水平向何方抗彎能力大,豎向承重能力也大;反之越小。如同木桶容積取決于短板而不是長板一樣,新斷面型鋼承重能力取決于弱向而不是強向。由于各型號的規格較多,表1僅列舉了試驗用較小的幾個規格。第二步,制訂表2即H型鋼副腿焊上后Y向與X向升力倍數的對應表(簡稱《對應表》)。此表決定各種規格的新斷面型鋼副腿的寬度和厚度。新斷面型鋼的基體即H型鋼可軋制可焊接,而新斷面型鋼的副腿因其軋制難度太大而只能焊接。不論機械自動焊還是手工焊副腿,均需一定視線,故副腿寬度有一定限制。本發明選擇3∶1型新斷面型鋼副腿寬為腿寬的50%,2∶1型為37.5%,1∶1型為25%(見表2)。當副腿寬度為腿寬的一定比例時,逐步增加副腿厚度,新斷面型鋼Y向和X向均出現一定升力(升力指抗彎能力上升)。設計各種規格時,須查找《倍數表》和《對應表》,并運用本發明給出的新斷面型鋼計算公式a?×b≈c,式中a為《倍數表》中某規格的倍數,b為《對應表》中某欄Y向升力倍數,c為《對應表》中上述欄中X向升力倍數。國內外H型鋼標準中大多是腿比腰厚,這是試驗的結果。新斷面型鋼基體腿腰厚比經對比性試驗,根據“單重相同,承重能力大為優”的原則,確定1∶1型新斷面型鋼腿腰同厚為優,2∶1和3∶1型新斷面型鋼腿比腰厚2mm為優。
新斷面型鋼作為柱(樁)型構件,與H型鋼相比,1∶1型:單重相同,承重能力提高9倍;單重減50%,承重能力仍提高4.5倍。2∶1型:單重相同,承重能力提高18倍;單重減50%,承重能力仍提高9倍。3∶1型:單重相同,承重能力提高17倍;單重減50%,承重能力仍提高8.5倍。中國《湖北日報》(2007.9.14)載:世界最高鋼結構建筑(高492米)中國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投資70億。其鋼柱不論用鋼多少噸,如采用新斷面型鋼柱,節省鋼板至少50%。鋼結構工業廠房和居民住宅樓鋼柱,如采用新斷面型鋼柱,亦可節省鋼材至少50%。
新斷面型鋼不僅可作建筑物柱(樁)型構件,也可作構筑物桿型構件,如高壓電網鐵塔、電桿、風力發電機立桿等。作電網鐵塔,既節省鋼材,少占耕地,又提高承重能力和抗扭能力。桿型構件以錐形(上小下大)為佳。新斷面結構還可用于其它金屬類如鋁合金、鈦合金、不銹鋼等,非金屬類如玻璃鋼、工程塑料、碳纖維等。上述材料制成的新斷面型柱(樁)或桿,既節省材料,又提高承重能力和抗扭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新斷面型鋼左視圖,其中H為高度,B為腿寬,t1為腰厚,t2為腿厚,C為副腿寬,t3為副腿厚。
圖2是本發明新斷面型鋼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設計一副1∶1型較小的新斷面型鋼即30×30×2×2H型鋼成為新斷面型鋼。已知1;1型腿腰同厚為優。從《倍數表》得知其Y向比X向抗彎能力大3.8倍;再查《對應表》,先看“副腿比腿厚10mm”一欄,可知Y向升力為5倍,那就是說該H型鋼焊上12mm厚,寬=30×25%=7.5mm副腿后,Y向抗彎力比X向大19(3.8×5)倍,此欄X向升力20.5倍,根據公式,略大,可。此H型鋼成為新斷面型鋼后,承重能力提高19倍,而單重僅增加2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海堂,未經張海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35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