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天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2928.3 | 申請日: | 2008-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982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塚本宏行;杉本一隆;田村道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八千代工業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J7/04 | 分類號: | B60J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黨曉林;李艷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天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天窗面板來開閉車輛頂部所具有的開口的車輛用天窗裝置。
背景技術
普通的車輛用天窗裝置利用電動機經由線纜來開閉天窗面板。電動機通過牽引線纜而打開天窗面板,通過按壓線纜而關閉天窗面板。
天窗裝置的種類按大類分具有內滑式和外滑式兩種。內滑式是在敞開天窗面板時使天窗面板在車頂和車頂襯層之間的間隙中滑動并收納在它們之間的形式。外滑式是在敞開天窗面板時使天窗面板的后端向上方傾斜后使天窗面板向后方滑動的形式。
一直以來,天窗裝置通過止動件來限定天窗面板的全開位置和全閉位置。另外,該裝置具有用于檢測天窗面板移動到全開位置或全閉位置的限位開關等機械式傳感器。但是,在該裝置中,當將天窗面板全開或者全閉時會發出碰觸到止動件的聲音或機械式傳感器的檢測音。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高車廂的舒適性,要求降低車廂內的噪音。因此,為了降低噪音,開發了通過脈沖信息來檢測天窗面板的位置的技術。
通過日本特開2005-290939號公報,改良后的內滑式的天窗裝置已被公知。通過日本特開2005-290939號公報所公知的天窗裝置具有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是通過計數由脈沖產生部對應于電動機的旋轉而產生的脈沖數來檢測天窗面板的位置。具體而言,在該控制系統中,預先設定天窗面板位于全開位置時的全開基準脈沖計數值和天窗面板位于全閉位置時的全閉基準脈沖計數值。將脈沖產生部對應于電動機的旋轉而產生的脈沖的計數值作為實際脈沖計數值。該控制系統構成為:當實際脈沖計數值達到全開基準脈沖計數值或者全閉基準脈沖計數值時,使電動機停止,從而使天窗面板的開閉動作停止。從而當將天窗面板全開或者全閉時,就不會產生碰觸到止動件的聲音或機械式傳感器的檢測音。其結果是,能夠降低車廂內的噪音。
另一方面,現有的外滑式天窗裝置需要不同于內滑式天窗裝置的對策。在外滑式天窗裝置中,將敞開狀態下的天窗面板關閉的步驟如下。全開著的天窗面板處于后端向上方傾斜的狀態(上傾狀態)。首先,使該狀態下的天窗面板滑動到開口的前端位置。接下來,使天窗面板的后端恢復到原來的高度(使其下傾)。其結果是,天窗面板成為全閉狀態。
在現有的外滑式的裝置中,車輛在行駛時,在將分隔車內和車外的天窗面板打開時,在車頂的開口周圍,在車內與車外之間產生氣壓差。即,車外側為負壓。因此,朝上的風壓(負荷)作用于上傾狀態下的天窗面板上。在使天窗面板下傾時,作用在天窗面板上的朝上的風壓給線纜帶來的影響大。
因此,可以考慮通過在現有的外滑式天窗裝置中直接采用日本特開2005-290939號公報所公知的內滑式的技術來降低車內的噪音。在該情況下,在電動機旋轉時,控制系統對脈沖產生部所產生的脈沖數進行計數。但是,與伴隨于風壓的負荷相對應地在線纜上會產生一些撓曲。由此使天窗面板相應地不能完全下傾到預定的全閉位置。其結果是無法檢測到天窗面板的準確位置。
例如,當實際脈沖計數值達到全閉基準脈沖計數值的時刻,實際上天窗面板有可能并未完全關閉。即,基于實際脈沖計數值的天窗位置與天窗面板的實際位置之間產生位置偏差。若放任這種位置偏差,就會在車頂的開口和天窗面板之間產生間隙。
發明內容
因此,在外滑式天窗裝置中,優選一種不論作用在天窗面板上的負荷有多大都能夠將天窗面板設定在準確的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上的技術。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用天窗裝置,該車輛用天窗裝置使關閉著的天窗面板的后端向上方傾斜之后沿著車頂的外表面滑動,從而將上述天窗面板打開,該車輛用天窗裝置具有:面板支撐條,該面板支撐條相對于上述車頂可前后滑動且可上下擺動,用于對上述天窗面板進行支撐;驅動滑動件,該驅動滑動件相對于上述車頂可前后滑動,經由擺動導向機構使上述面板支撐條的后端上下擺動,并且使該面板支撐條前后滑動;以及電動機,該電動機利用線纜(wire?cable)來驅動該驅動滑動件前后滑動,上述擺動導向機構由如下部分構成:設置在上述驅動滑動件和上述面板支撐條中一方上的提升導向槽、前側的空走槽和后側的空走槽;和設置在上述驅動滑動件和上述面板支撐條中另一方上的提升銷,上述提升導向槽構成為沿上述車頂的前后方向細長且在上述車頂的上下方向傾斜,上述提升銷可相對移動地嵌合在上述提升導向槽中,上述前側的空走槽是與上述提升導向槽的前端連通并對上述提升銷進行導向使其相對空走(free?running、idle?running)的槽,上述后側的空走槽是與上述提升導向槽的后端連通并對上述提升銷進行導向使其相對空走的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八千代工業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八千代工業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29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