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文檔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1830.6 | 申請日: | 200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1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宮里拓矢;木崎純一郎;西川智;森安生;佐藤純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6F17/21 | 分類號: | G06F17/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茂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文檔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03年12月19日、申請號為200310121852.8、發明名稱為“文檔處理方法及裝置”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供向其他程序傳送文檔數據時的數據變換功能的文檔處理技術。
背景技術
以往,在由進行打印用的布局處理的布局應用,打開由一般的文檔創建應用(一般應用)所創建的應用數據時,采用如下方法:從一般應用根據打印處理的操作順序,通過專用的打印機驅動程序形式的數據變換程序,創建原稿數據文件;將該原稿數據文件從OS提供的桌面畫面(desktop?window)上(例如通過拖放操作)插入到布局應用中。另外,還有如下方法:如果作為原稿數據源的文檔是關閉的,則從OS的桌面畫面上進行拖放操作;依照該操作進行向原稿數據文件的變換,并插入到布局應用中。
不論哪種方法,為使布局應用打開應用數據,都需要經由在OS的桌面畫面上的操作,而不能直接從應用畫面中使其打開,特別是不能從已打開應用數據的應用的畫面的狀態,直接使布局應用打開該應用數據,結果就需要兩個階段的操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使得能夠以更簡單的操作,將由一般應用所創建的應用數據插入到布局應用中。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例如本發明的文檔處理方法具有以下結構。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文檔處理裝置的文檔處理方法,所述文檔處理裝置可運行用于生成應用數據的應用程序、作為設備驅動程序來運行的原稿編寫程序、和進行原稿數據的布局處理的布局程序,上述文檔處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設定步驟,用于設定將第一原稿數據文件的原稿數據追加到被上述布局程序打開的第二原稿數據文件中的文檔追加模式;變換步驟,通過使用上述原稿編寫程序,將由上述應用程序生成的應用數據變換成可由上述布局程序處理的用于上述第一原稿數據文件的原稿數據;以及追加步驟,當在上述設定步驟中設定了上述文檔追加模式時,響應上述變換步驟中的變換處理,將上述變換后的原稿數據追加到被上述布局程序打開的上述第二原稿數據文件中,其中,當由上述變換步驟進行變換處理前已經由上述布局程序打開了多個原稿數據時,上述追加步驟選擇將在上述變換處理中得到的原稿數據追加到已被上述布局程序打開的多個原稿數據中的哪一個原稿數據中。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以及優點,通過以附圖為參照的下面的說明將會弄明白。此外,在附圖中對相同或相似的結構附加相同的參照標號。
附圖說明
附圖包含在說明書中,構成其一部分,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式,并與說明書的記述一起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原理。
圖1是表示實施形式中的文檔處理系統的軟件結構的圖。
圖2是表示實現實施形式的文檔處理系統的硬件結構例的框圖。
圖3是表示打開書本(book)文件的順序例子的流程圖。
圖4是表示打開新建的書本文件時的用戶界面畫面的一例的圖。
圖5是表示打開已有的書本文件時的用戶界面畫面的一例的圖。
圖6是表示以往的電子原稿輸入(import)的順序的流程圖。
圖7是表示實施形式中的電子原稿輸入的順序的流程圖。
圖8是表示實施形式中的電子原稿輸入的順序的流程圖。
圖9是表示用于使用戶選擇書本文件的UI畫面的顯示例的圖。
圖10是說明實施形式中的頁的縮小功能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形式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說明與本發明的實施形式相關的文檔處理系統的概要。在該文檔處理系統中,通過電子原稿編寫程序(writer)將由一般的應用所生成的數據文件變換成電子原稿文件。布局應用提供編輯該電子原稿文件的功能。下面,說明其細節。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式中的文檔處理系統的軟件結構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18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彈簧張力
- 下一篇:圖像形成系統、圖像形成設備和濃度校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