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矸石自動卸載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0187.5 | 申請日: | 2008-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3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宋志強;房志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義棠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15/00 | 分類號: | B61D15/00;B65G65/30 |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貝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樂中 |
| 地址: | 032000***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矸石 自動 卸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物料輸送設備,主要涉及能夠引發輸送方式改變的輸送設備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公知軌道散裝物料運輸車輛的卸載有底卸式、側卸式等不同方式,它們都可以滿足相應裝載車輛的卸載要求,而且伴隨各種自動化結構的采用,大都有較高的工作效率、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和較高的管理水平。?
但是,由于運輸車輛必須循環使用的要求,這種物料卸載的工作現場,大都同時配備循環工作的軌道,以解決轉運車輛返回運輸起始地的工作要求。由此帶來卸載工作場地皆需占用較大的工作用地,以及相應的軌道鋪設,管理設備,和相應的工作人員,成為生產過程的必要成本支出。致使生產單位由于受到場地、資金與管理工作的限制,影響了物料的及時轉運,進而延誤了生產;或進行更多的投入,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和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投資少、占地少的矸石自動卸載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這種矸石自動卸載裝置的結構?方案。?
本發明的具體內容是,矸石自動卸載裝置包括:作為支撐的基礎,與支撐基礎相聯、可支撐軌道自動底卸式轉運車、并含為軌道自動底卸式轉運車卸載用軌道自卸副偶件的軌道卸載段。其中,所述卸載段的始端,與其前置運輸、支撐該種轉運車的運輸軌道的一端銜接配套,并作為矸石自動卸載裝置在軌道自動底卸式轉運車運輸方向上的一端;卸載段自卸副偶件卸載工作的末端為卸載裝置在轉運車運輸方向的另一端。這樣,卸載段可以與自動卸載底卸式運輸軌道相銜接,接受來自運輸軌道的轉運車。卸載段自卸副偶件可以與底卸式轉運車的自卸副偶件相配合,在轉運車前進的過程中,完成被轉運物料的自動卸載;在其卸載工作的末端,結束了本裝置對該次軌道運輸被轉運物料的轉移卸載任務。?
由于卸載裝置在轉運車運輸方向設有始末兩個端點,決定了在本裝置上只能以往復運行的方式,完成轉運車因多次重復轉運的需要而持續發生的轉運任務。而往復運行的方式,也是可以完成循環作業的一種形式。?
在以往復運行的方式完成轉運循環的過程中,就必然有轉運車的反向行駛,即由卸載的終點,向著卸載的起始點逆行返回的行駛。這時,在逆行返回的初始,原本設在卸載段與轉運車上、承擔卸載工作的各自卸副偶件之間,就會發生再次偶合過程。而這一過程,則正是按照剛剛完成的自卸過程逆過程的順序逐步進行的。在這種反向運動中發生的相互作用,將以相反的順序、即原自卸過程的逆過程的順序,依次復原、直至恢復到自卸未曾發生時轉運車自卸部件的原始狀態。?
也就是說,在轉運車返程中,轉運車與卸載段各自的自卸副偶件之間的作用過程,就是已經完成卸載自卸轉運車卸載部件的復位過程,此時二者的偶件之間的反向配合作用,實際就是使自卸后各相應部件復位作用副的作用,即相當于底卸式轉運車及其軌道的自卸機構復位段的作用,可使轉運車恢復自卸之前的待承載狀態。?
如此,在轉運車返程的初始段,便在位于軌道終端以遠的卸載段上,由卸載段和轉運車各自卸載自卸副偶件間的反向配合,完成了轉運車卸載后的復位;使其能以待承載狀態,進入下一次轉運所需要的工作循環。?
由于本裝置的往復工作模式,使與之銜接的軌道運輸也必然采用同樣的工作模式。而有終端的開放型運輸線路的占地面積,會顯著小于運輸線呈封閉狀態時所需要的占地面積;在開放運輸線進行的往復式的運輸,同樣可以完成連續轉運所需的裝載、轉運、卸載、卸載部件的復位、返回裝載地,再次裝載的工作循環。?
顯然,本方案選取循環式自卸軌道運輸中的一段,作為往復式運行的卸載段,不僅可以完成運輸物料的自動卸載,又能夠滿足往復式轉運所需要的轉運車使用循環。使設備本身的結構精簡。同時,由于卸載工作模式的改變,沒有了對轉運車以封閉循環方式返回的傾向性要求,也會帶來相關軌道運輸的往復運行模式,這樣又會較比軌道的循環式工作、封閉型運輸模式,產生更大的精簡效果。可大幅度減少占地面積,降低對轉運動力的需求,降低投資成本。從而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解決了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所述卸載段包括轉運車的支撐部件,和轉運車自卸部件的?卸載導引部件;轉運車支撐部件的支撐面保持與水平面形成起動升角的位置;該升角值應保證,使以卸載后狀態停留于卸載段的轉運車,足以產生令轉運車向返程方向運行起動、并令轉運車自卸部件復位成待承載狀態的下滑動力,且僅以滿足此值為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義棠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西義棠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01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瀑布式層流蝕刻切割方法
- 下一篇:正溫度系數的組合物和相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