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煤工作面的大循環斜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0136.2 | 申請日: | 2008-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2986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梁椿豪;李玫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41/16 | 分類號: | E21C41/16;E21C25/06;E21D23/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 源;王瑞玲 |
| 地址: | 030053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煤 工作面 大循環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開采領域,具體為一種采煤工作面的大循環斜采方法。
背景技術
公知,礦井開采生產布置,正常情況下采煤工作面布置方式為兩順槽與采區(或水平)集中運料和運輸巷道垂直布置,這樣有利于各生產系統合理銜接,但是對于生產現場來講,由于井下地質構造復雜,斷層、無炭柱較為發育,因此,經常出現采煤工作面兩順槽與采區集中運料、運輸巷斜交布置,或兩順槽局部不平行布置,這樣造成了回采工藝上工作面需要調斜開采,以避開地質構造的影響,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減少工作面搬家次數。現在通常的調斜方法比較簡單,一般按照工作面兩順槽的錯距,由兩端交錯開采,調斜比例為1∶2,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工序比較雜亂,無法確定調斜段,而且當工作面較長時,調斜速度較慢,效率低,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采煤工作面調斜時存在工序雜亂、速度較慢、效率低等問題,提供一種采煤工作面的大循環斜采方法。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采煤工作面的大循環斜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根據工作面皮帶順槽和軌道順槽的錯距以及工作面的長度,確定調斜比例,通常為1∶3~1∶6;B、將工作面從機頭至機尾劃分成等距離的n段,其中n為自然數,每段長度為20~30m;C、斜采開始時,采煤機在機頭正常斜切進刀,向機尾方向正常割煤,完成第一刀后,開始正常移溜,移溜在第1段時,進行斜頂溜子,溜子推移步距從機頭向機尾依次由采煤機的最大截割深度逐漸減小至零,此過程中液壓支架按照常規方法循環移架、放頂,完成第一個小斜采循環;D、采煤機在第2段進刀后,采煤機向機頭方向在第2段至第n段內正常割煤,溜子在第2段內移溜時,溜子推移步距從機尾向機頭由零逐漸增大至采煤機的最大截割深度,第1段和第2段之間溜子推移成直線,第2段和第3段之間保證溜子的彎曲度在3°以內,此過程中液壓支架按照常規方法循環移架、放頂,在形成的煤壁三角地段,液壓支架要及時伸出護幫板,完成第二個小斜采循環;E、采煤機在機頭進刀后,在第3段至第n段內正常割煤,溜子在第3段內移溜時,溜子推移步距從機頭向機尾由采煤機的最大截割深度逐漸減小至零,第2段和第3段之間溜子推移成直線,第3段和第4段之間保證溜子的彎曲度在3°以內,此過程中液壓支架按照常規方法循環移架、放頂,在形成的煤壁三角地段,液壓支架要及時伸出護幫板,完成第三個小斜采循環;F、依次類推,按照上述方法分別對第4、5、6……n段進刀,完成第4、5、6……n個小斜采循環,當完成第n段開采后,溜子頂直,此時將工作面開采為呈階梯狀;G、最后采煤機在機頭采用割三角煤斜切進刀方式,向機尾方向正常割煤,依次將形成的三角煤割完,此過程中要隨時調整溜子的直線度,即完成了一個大循環調斜開采過程。根據現有公知常識,采煤機的最大截割深度可為0.6m或0.8m,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上述調整溜子的直線度的目的是保證溜子的推移步距能滿足將所有三角煤割掉,例如當采煤機刀的截割深度為0.6m時,調整溜子的推移步距為0.5~0.7m,當采煤機刀的截割深度為0.8m時,調整溜子的推移步距為0.7~0.9m。
上述方法中,將工作面從機頭至機尾劃分成等距離的n段后,第1段可位于機頭處,也可位于機尾處,即可先從機尾處開始調斜,也可從機頭處開始調斜,這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調斜方向。本發明所述的溜子的推移方法及液壓支架的移架、放頂方法均為煤礦開采領域常用的技術,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很容易實現的。
當采煤工作面需要進行調斜開采時,在原工藝技術條件下,本發明運用原工藝的落煤、運煤及支護方式,通過進刀、移溜位置的變化,再通過推溜、液壓支架移架、放頂等工藝的配合,完成一個大的斜采循環,實現采煤工作面兩順槽推進距離的不同,同時要保證采煤工作面的兩直一平及工作面的工程質量,經過多次實踐驗證,具有以下優點:
1、利用原工藝條件,通過落煤、移溜工序時間空間的變化,實現大斜采;
2、大大提高了斜采的效率和速度,是傳統斜采工藝的5倍;
3、斜采的可控性、安全性、經濟性大大提高,極大地提高了斜采期間的生產管理水平,包括對皮帶運輸機、調斜工序等的有效管理;
4、適應性強,特別是在高檔普采工作面適應性更強;
5、延長了工作面開采時間,提高了煤炭資源的回收率,緩解了采掘銜接的緊張局面;
6、為煤炭企業今后高檔普采和綜采工藝,回收邊角煤,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7、保證了安全的效益,減少了工作面的搬家次數,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01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力發電機組海上整體吊裝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液壓承載行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