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蕎麥中功效活性成分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79533.8 | 申請日: | 200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664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陜方;邊俊生;林汝法;李紅梅;李云龍;胡俊君;鄧曉燕;孫秋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綜合利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L1/185 | 分類號: | A23L1/185;A23L1/29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30031***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蕎麥 功效 活性 成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蕎麥中功效活性成分的方法,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發芽萌動技術激活蕎麥內源酶活性,以提高蕎麥中黃酮、D-手性肌醇和γ-氨基丁酸單體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蕎麥是特有的糧藥兼用的珍貴作物資源,盛產于我國中西部地區,富含生物類黃酮(蘆丁、槲皮素等)、D-手性肌醇(D-Chiro-Inositol,簡稱D-CI)、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簡稱GABA)、原花青素、蛋白多肽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軟化血管,胰島素增敏,防治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在所有的作物資源中,極少能夠像蕎麥一樣同時具備上述多種功能物質與活性潛質。為了深入挖掘和提升蕎麥的營養保健功效,利用內源潛能使蕎麥籽粒發芽萌動,以顯著提高其功效活性成分含量的課題就成為研究熱點之一。張美莉對蕎麥發芽萌動過程中的營養成分研究后發現,72h以后,蕎麥黃酮含量可增加33~59%,可溶糖含量增加了2.0~3.4倍,氨基酸總量比萌發前提高了11.2%。
夏濤等人(ZL011104724、ZL031162878)通過發芽萌動激活蕎麥內源酶活性,水解轉化D-CI衍生物,顯著提高了蕎麥的D-CI單體含量和降血糖功效。
本發明人對苦蕎籽粒進行發芽處理48h,分別測定了出芽與未出芽籽粒的蘆丁和GABA的含量,結果如表1所示:
表1?發芽處理苦蕎中蘆丁和GABA含量測定結果
由表1數據可知,出芽的苦蕎籽粒中蘆丁和GABA的含量分別是未出芽籽粒的1.49和2.32倍。結果表明,利用蕎麥籽粒的內源潛能發芽萌動,是一種可顯著提高其功能營養成分和功效活性的高效率加工方式。
然而,蕎麥是一種無限花序作物,花期長、籽粒成熟度極不整齊,在同一植株上同時發生現蕾、開花和結籽的現象。當一部分籽粒已經成熟落粒時,相當一部分還在陸續開花授粉。因此,統一采收的蕎麥籽粒成熟度參差不齊,相應的是蕎麥籽粒發芽萌動期的不一致和出芽不整齊性。
不同的蕎麥籽粒發芽萌動時間相差懸殊,先后相差數十個小時以上。蕎麥發芽試驗中的發芽率與發芽時間之間的關系可見表2的統計數據。
表2?苦蕎發芽率與發芽時間的相對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綜合利用研究所,未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綜合利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795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肝素鈉的樹脂酶解工藝
- 下一篇:一種通信直流分配電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