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隱形涂料專用納米鐵粉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79508.X | 申請日: | 200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96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惠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惠民 |
| 主分類號: | B22F9/04 | 分類號: | B22F9/04;B22F1/02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溫彪飛 |
| 地址: | 045000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隱形 涂料 專用 納米 鐵粉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納米粉的制備方法,具體為一種隱形涂料專用納米鐵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未來信息化戰爭是陸、海、空、天、電(磁)五位一體的聯合作戰,電磁環境將貫穿戰爭全過程,隨著信息化裝備日益更新,復雜電磁環境與戰術訓練融合加快,導致了納米隱形材料在國內外隱形技術的研究中引起了極大的興趣。納米隱形材料的應用前景和未來發展是每一個國家的重點發展方向。在當今世界的信息化戰爭中,武器平臺的高度信息化和電子化,使飛機、坦克、艦艇等所處的作戰環境日益復雜。它們除受地面或空中的火力威脅和電子干擾外,其一舉一動還處于雷達、紅外、激光等探測器的嚴密監視之下,使其生存能力和戰斗力面臨極大的挑戰。有效的應對措施是在這些武器裝備表面涂覆一層特殊物質將雷達等探測器所發出的電磁波吸收,使探測器喪失發現目標的功能,以達到“隱形”的目的。
隱形技術實質上是要降低突防目標的雷達、紅外、聲學和光學的特征,使敵方各種探測系統難于發現、探測和跟蹤目標,從而保證目標在突防中的生存能力。
現代偵察與監視技術的飛速發展使與之相對抗的偽裝、隱形技術成為現代戰爭的必需,偽裝體系特別是偽裝網是對抗偵察與監視的有效手段之一。現狀所謂偽裝,就是利用電磁學、光學、熱學、聲學等技術手段,改變目標原有的特征信息,隱真示假,降低敵人的偵察效果,使敵方對已方軍隊的位置難以偵查。
目前國際和國內隱形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隱形技術是降低已方目標的可探測性信號,使敵方不易探測到的偽裝技術,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重大軍事技術之一。隱形技術按頻譜可分為雷達隱形技術、激光隱形技術、可見光隱形技術、紅外隱形技術等。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激光技術的飛速發展,武器裝備等方面也有迅猛發展,以激光束作為信息載體的各種激光設備,如激光測距機、激光制導裝置、激光雷達等越來越普遍應用到戰場中。目標因為容易被發現而處于被動地位,大大影響其戰斗力,因而激光隱形技術在現代隱形技術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重視。
但是,目前世界上的軍事強國,特別是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所應用的隱形技術,因為其隱形材料所限,所以隱形效果不佳。主要體現在反偵查能力弱、吸收有效偵查波少,主動防御性不夠理想。
目前研制和應用的吸波材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介電吸波材料,其制造方法是在高分子介質中添加電損耗性物質,如碳纖維、導電炭黑、碳化硅等,依靠電抗損耗入射能量;另一類是電磁性吸收材料,系通過添加鐵氧體等磁性物質到基體中,依靠電磁損耗入射能量。
目前國外隱形材料的發展及研究現狀,主要包括鐵氧體材料、高分子材料、結構吸波材料、陶瓷材料、微粉和超微粒子、納米材料及納米復合材料,但是其材料的形狀幾乎都是不規則片狀、樹枝狀、三角狀等顆粒形狀,以國外通用的不規則片狀金屬粉體材料來作為隱形技術材料應用時,在2--18GHz雷達波段內的反射率-3dB左右,這樣明顯的吸波效果不好。
同樣的不規則片狀金屬粉體材料來作為隱形技術材料應用在地面設施上或者是運動的地面設備上,其紅外發射率為0.97,遠大于植被紅外發射率0.72。滿足不了隱形目標與周邊環境溫差相似的基本要求。
專利申請號為2006100481685記載了一種金屬納米粉體零界顆粒切割生產工藝,該專利申請記載了一種全新的零界顆粒切割金屬納米粉體材料工藝,以鐵粉為例,步驟包括,將鐵粉置于—10℃~+15℃的加工溫度狀態下,然后對鐵粉顆粒進行高速切割,每分鐘控制在5000~6000次,然后對切割后的鐵粉顆粒已6000轉/分鐘的高頻研磨,再進行物理還原,表面包覆處理,最后分級分選即可得到產品。而且經過發明人的研究發現,在該工藝中提高或者降低加工“切割”頻率并相應地調整“加工溫度”后生產出的各個不同級別的納米鐵粉或者其它金屬粉,而且特性有著明顯的區別,經過分級分選和配比后可廣泛用于不同行業或領域。該專利申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是申請人在納米金屬粉末材料加工技術領域首次提出了“切割”這一加工的概念,利用研磨介質之間的相對高速往復碰撞和摩擦即可將原料金屬粉加工至納米級別,而這種研磨介質之間單位時間內的高速往復運動的次數可以稱為“頻率”,其對原料的粉碎過程可稱為“切割”;并且提出了具體的加工參數,并且通過實踐證明了通過設定相應的“切割”頻率和控制相應的加工溫度就可以加工出優質納米鐵粉這一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惠民,未經王惠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795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減震手柄
- 下一篇:導彈固體燃料專用納米鋁、鎂粉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