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WAP或IP技術的一對多短信通知無線傳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72304.3 | 申請日: | 2008-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4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競超;王藝林;吳志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00 | 分類號: | H04N1/00;H04W4/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3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wap ip 技術 一對 短信 通知 無線 傳真 裝置 | ||
1.一種基于WAP或IP技術的一對多短信通知無線傳真裝置,包括傳真機,無線終端,無線基站及與無線基站相對應的核心網絡、Internet網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真機包括控制模塊、光電互換模塊、編/解碼模塊、數據包封裝/解封裝模塊、電話及短信模塊、發送/接收模塊、復/打印模塊;
所述的控制模塊與光電互換模塊、編/解碼模塊、電話及短信模塊、復/打印模塊相連,負責整個傳真機的各項操作協調,以及本傳真機與整個通信系統的互聯控制,特別地,控制模塊中還包含指令識別模塊和鑒權模塊;所述的指令識別模塊用于識別對端傳真機號碼、短信通知號碼以及傳真機工作過程中各模塊返回的狀態信息;所述的鑒權模塊用于確認本傳真機是否非法操作,是否具有合法接入系統的權限;
所述的光電互換模塊還與編/解碼模塊、復/打印模塊相連,用于實現傳真文件與電信號之間的互相轉換;
所述的編/解碼模塊還與數據包封裝/解封裝模塊相連,負責對電信號的數字編碼與解碼;
所述的數據包封裝/解封裝模塊還與發送/接收模塊相連,其將信碼封裝成數據包以IP技術分組發送以及將接收到的數據包按照IP協議解封裝;
所述的電話及短信模塊則是負責提供通話、短信功能,即對話音、短信的編/解碼、調制/解調功能,其輸出端與發送/接收模塊相連;
所述的發送/接收模塊則是在傳真機與無線基站建立連接后,具體執行IP數據包、話音、短信信碼的發送與接收;
所述的復/打印模塊則是提供常見的復/打印功能,以及實現傳真文件最后輸出的功能;
所述的無線基站負責在傳真機與無線網、核心網以及WAP網絡之間,無線終端與無線網、核心網以及WAP網絡之間建立連接,為相關數據的傳輸提供路由;
所述的無線網、核心網負責按照IP協議,為數據在其支撐的WAP網絡上的傳輸選擇、指定路由,并負責與不同制式的無線網、核心網以及WAP網絡建立連接;
所述的Internet網絡則是在不同制式的無線網、核心網無法直接建立連接的時候,負責承擔數據傳輸中轉網絡的職責;
所述的無線終端為接收傳真人所持有,當接收傳真機完成接收任務,打印出傳真文件后,無線終端能收到提示短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AP或IP技術的一對多短信通知無線傳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編/解碼模塊、數據包封裝/解封裝模塊、電話及短信模塊以及發送/接收模塊支持WAP與IP技術,與所述的無線基站、無線網、核心網以及Internet網絡結合,能同時無線傳真文件給多名接收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AP或IP技術的一對多短信通知無線傳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編/解碼模塊、數據包封裝/解封裝模塊、電話及短信模塊以及發送/接收模塊有多種制式選擇,這4個模塊既能選擇單一的制式,也能選擇多種制式;傳真機能通過設置特殊的按鍵,控制上述4個模塊按照選擇的某一制式工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AP或IP技術的一對多短信通知無線傳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話及短信模塊、發送/接收模塊能在傳真結束后發出短信通知接收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7230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