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難處理金精礦回收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71513.6 | 申請日: | 2008-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7692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04 |
| 發明(設計)人: | 鄒來昌;藍碧波;羅吉束;黃懷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1/08 | 分類號: | C22B11/08;C22B3/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暉 |
| 地址: | 364200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從難 處理 精礦 回收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難處理金精礦回收金的方法,特別適于復雜包裹的金精礦金的回收應用。
二.背景技術
在難處理金精礦中,金以微細粒狀包裹在黃鐵礦、砷黃鐵礦、碳酸鹽等物料中,通過正常的磨礦無法使金暴露出來。目前,難處理金精礦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焙燒-氰化、濕法氧化-氰化、細菌氧化-氰化和邊磨邊浸法。焙燒時會產生含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的煙氣,嚴重污染大氣與環境。濕法氧化對設備材質防酸腐蝕的要求非常高,設備投資費用很高。細菌氧化法的投資費用相對比較低,但是細菌氧化的反應速度較慢,耗時較長,而且細菌氧化過程對礦石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適應性,影響因素相對比較復雜。單純采用邊磨邊浸處理金精礦,處理時間相對較長,設備損耗較嚴重,氰化物耗量較大。以上方法對單純硫化物包裹的金精礦處理效果尚可,但是處理復雜包裹的金精礦時,氰化渣中的金品位仍然比較高,金的回收率較低。
因此尋求一種能快速處理回收復雜包裹的金精礦中金的簡易方法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從難處理金精礦回收金的方法,該方法既能提高金的回收率和縮短工藝流程,又能降低氰化鈉的耗量和設備的損耗。
為實現以上目的,一種從難處理金精礦回收金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藝順序步驟:
a.攪拌浸出,向金精礦加入氰化鈉溶液進行攪拌浸出,礦漿的液固比為1~4∶1、氰化鈉濃度為礦漿重量0.5~4‰,浸出時間為12~36h,過濾出貴液一和浸出渣一;
b.邊浸邊磨,將攪拌浸出的浸出渣一裝入磨浸機中進行邊浸邊磨,礦漿的液固比為1~4∶1、氰化鈉濃度為礦漿重量0.5~4‰,磨浸時間為1~6h,過濾出貴液二和廢渣;
c.回收,將貴液一和貴液二進行回收,得到海綿金。
一種從難處理金精礦回收金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1.通入的蒸汽壓力為0.2~0.5MPa。
2.冷凝處理后的尾氣通入硫化鈉水溶液進行凈化處理,脫除殘留微量的汞。
本發明的優點:
1.金的浸出率高,氰化尾渣中的金品位低。
2.工藝流程短,處理回收時間少、氰化鈉耗量小。
3.對設備的耐腐蝕性能要求低。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從難處理金精礦回收金的方法工藝流程圖。
附圖中各標識:
1.金精礦2.氰化鈉3.廢渣4.海綿金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從難處理金精礦回收金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藝順序步驟:
a.攪拌浸出,向金精礦1加入氰化鈉2溶液進行攪拌浸出,礦漿的液固比為1~4∶1、氰化鈉2濃度為礦漿重量0.5~4‰,浸出時間為12~36h,過濾出貴液一和浸出渣一;
b.邊浸邊磨,將攪拌浸出的浸出渣一裝入磨浸機中進行邊浸邊磨,礦漿的液固比為1~4∶1、氰化鈉2濃度為礦漿重量0.5~4‰,磨浸時間為1~6h,過濾出貴液二和廢渣4;
c.回收,將貴液一和貴液二進行回收,得到海綿金。
一種從難處理金精礦回收金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工藝順序步驟:
a.攪拌浸出,金精礦1細度控制在-0.075>75%;
b.回收,將貴液一和貴液二用鋅進行置換回收,得到海綿金。
實施例1:
用粒度為-0.075mm>75%的難處理金精礦(金精礦中金的品位為186.3g/t),液固比為3∶1,氰化鈉濃度控制3‰,攪拌浸出16小時,然后過濾;將攪拌浸出的浸出渣一加入到磨浸機中,液固比為2∶1,氰化鈉濃度控制3‰,邊磨邊浸3小時,然后過濾。金的浸出率達到98.28%,浸出渣中金的品位降低到3.2g/t,氰化鈉耗量達到23.5kg/t。得到貴液,用鋅進行置換回收,得到海綿金。
實施例2:
用粒度為-0.075mm>75%的難處理金精礦(金精礦中金的品位為186.3g/t),液固比為4∶1,氰化鈉濃度控制1‰,攪拌浸出24小時,然后過濾;常規氰化渣加入到磨浸機中,液固比為1∶1,氰化鈉濃度控制4‰,邊磨邊浸2小時,然后過濾。金的浸出率達到97.80%,浸出渣中金的品位降低到4.1g/t,氰化鈉耗量達到22kg/t。得到貴液,用鋅進行置換回收,得到海綿金。
對比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715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