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型汽車驅動前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71053.7 | 申請日: | 2008-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1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肖宗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宗禮 |
| 主分類號: | B60B35/16 | 分類號: | B60B35/16;B62D7/18;B60T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71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 汽車 驅動 前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前橋結構,特別是小噸位汽車驅動前橋。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前橋結構由差速傳動總成、橋殼、橋殼法蘭、半軸球形轉向節、萬向節外半軸、輪轂、轉向橫拉桿機構組成。
小噸位汽車驅動前橋轉向節一般采用球形轉向節結構,而剎車結構一般使用脹圈制動器結構,如吉普車前橋。
汽車轉向時比不轉向時危險性大,因為轉向若不靈活、或因轉向時行人忽然進入危險視線范圍比不轉向更具危險性,此時要求剎車制動反應速度快,制動及時有力。而球形轉向節結構,車輛載重力承載在轉向節支承球部接觸面,由于球部結構凹凸球面接觸面積大,摩擦力也大,此時司機操作方向盤用力也大些,此時踩剎車則注意力側重在方向盤用力。踩剎車力受到一定影響。
大型汽車后橋剎車機構采用方式有脹圈制動器機構,也有用碟剎機構,碟剎機構由園盤、U型支承座、平移滑動座組成。平移滑動座一側中央是汽缸,汽缸活塞桿端部固定有剎車塊,汽缸左右兩側設置的兩園柱孔動配合套在U型支承座左右兩側的固定銷軸上,兩者之間設置有回位壓縮彈簧,平移滑動座另一側呈U型槽,槽一側活塞桿端部的剎車塊,槽另一側為固定在該槽另一側的剎車塊;U型支承座固定在前橋外半軸的軸殼上,園盤固定在轉動的輪轂座上,園盤外弧部分處于兩剎車塊之間,不剎車時與兩剎車塊留有間隙。其剎車原理為汽缸一旦進氣,活塞桿前行使活塞桿上剎車塊與園盤一側面接觸,此時活塞桿頂著園盤后不能前行,氣壓使活塞缸后退,使另一側剎車塊貼合園盤起到雙面摩檫剎車作用,此種結構剎車力比賬圈制動鼓剎車更有力。
而小型車前橋驅動也有使用碟剎機構,但其轉向節使用球形結構。球形結構從其結構特性而言,不但球部接觸面大,而且易掉彈子不易維修,同時球形結構限制了球部內空間,使用一般單萬向節,而單萬向節不等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小型汽車前橋。
本發明方案是:轉向節是U型結構,是由兩個U形支架的兩個U型口用銷軸動配合套合,內U型支架底部固定在橋殼法蘭上,外U型支架底部固定在外半軸殼體上;剎車機構是碟剎機構,碟剎機構的U型支承座固定在外半軸殼體上,碟剎機構的圓盤固定在外半軸的轉動輪轂座上。
本發明的優點是:U型轉向節與碟剎機構同時使用在小型汽車驅動前橋中,兩者配合使用前橋轉向時剎車速度大為加快,剎車力也增大,操作靈活,安全性更好。而U型轉向節的使用,內部空間為三銷萬向節的安裝成為可能,三銷萬向節的特點是:體積小、傳遞扭矩大且等速傳動。轉向靈活、剎車速度快、剎車力大、傳遞力矩大使小型車輛綜合性能提高。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圖1俯視圖。
附圖3為三銷萬向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結構由差速傳動總成(1)、橋殼(2)、橋殼法蘭(3)、轉向節、萬向節、外半軸、輪轂(7)、轉向橫拉桿機構(10)組成。轉向節是U型結構,是由兩個U形支架的兩個U型口用銷軸動配合套合,內U型支架(4)底部固定在橋殼法蘭(3)上,外U型支架(5)底部固定在外半軸殼體上;剎車機構是碟剎機構,碟剎機構的U型支承座(9)固定在外半軸殼體上,碟剎機構的圓盤(6)固定在外半軸的轉動輪轂(7)座上。就是將原小型汽車的驅動前橋球型轉向節以U型轉向節替代,原賬圈制動機構以碟剎機構替代。使轉向靈活,操作力減小,同時平移滑動座(8)剎車反應速度快、剎車力度大。
萬向節是單萬向節。
另一種實施例是萬向節使用三銷萬向節,單萬向節不等速,雙萬向節體積大、三銷萬向節體積小且傳遞力矩大。雖然這三種萬向節都已在汽車行業內使用,但尚未有三銷萬向節用于小型汽車的驅動前橋。
三銷萬向節結構就是半軸端部呈U型架,對應輸出軸接入端也呈U型架,內U型架(11)與外U型架(13)空間呈90度交叉相隔離空間相對應,對應空間內設置有過渡銷(12),該過渡銷(12)為兩個半銷結構,每個半銷分別與左、右兩個U型架用銷軸動配合連接,而后兩個半銷之間再實現銷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宗禮,未經肖宗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7105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