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金納米粒子檢測單鏈DNA堿基突變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70946.X | 申請日: | 200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1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孫莉萍;張建鋒;李輝;張其清;王秀燕;張召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3 | 分類號: | G01N21/33;G01N21/78;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粒子 檢測 dna 堿基 突變 方法 | ||
1.用金納米粒子檢測單鏈DNA堿基突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制備膠體金:將氯金酸溶液和檸檬酸三鈉溶液的混合液加熱至沸騰,反應完成后冷卻至室溫,離心,濃縮,加入水重新分散,得膠體金,所述的混合液中,氯金酸的濃度為0.01%,檸檬酸三鈉的濃度為0.02%~0.05%;
2)取野生型單鏈DNA?10~50fmol加入到40~50μL膠體金中,混勻后得膠體金與野生型單鏈DNA復合體系;
3)取突變型單鏈DNA?10~50fmol加入到40~50μL膠體金中,混勻后得膠體金與突變型單鏈DNA復合體系;
4)在步驟2所得的膠體金與野生型單鏈DNA復合體系中加入2~4μL?1mol/L的鹽酸,混勻后發生團聚,作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檢測,膠體金與野生型單鏈DNA復合體系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最大吸收峰發生紅移,發生紅移后的膠體金與野生型單鏈DNA復合體系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最大吸收峰稱之為吸收峰1;
5)在步驟3所得的膠體金與突變型單鏈DNA復合體系中加入2~4μL?1mol/L的鹽酸,混勻后發生團聚,作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檢測,膠體金與突變型單鏈DNA復合體系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最大吸收峰發生紅移,發生紅移后的膠體金與突變型單鏈DNA復合體系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最大吸收峰稱之為吸收峰2;
6)當吸收峰2與吸收峰1有明顯差異時,據此可以判斷有突變發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金納米粒子檢測單鏈DNA堿基突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體金的粒徑為10~30n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金納米粒子檢測單鏈DNA堿基突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體金的粒徑為15n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金納米粒子檢測單鏈DNA堿基突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2所得的膠體金與野生型單鏈DNA復合體系中加入2~4μL?1mol/L的鹽酸,混勻后可觀察顏色的變化,膠體金與野生型單鏈DNA復合體系由紅色變為其它顏色,稱之為顏色1;
在步驟3所得的膠體金與突變型單鏈DNA復合體系中加入2~4μL?1mol/L的鹽酸,混勻后可觀察顏色的變化,膠體金與突變型單鏈DNA復合體系由紅色變為其它顏色,稱之為顏色2;
當顏色2與顏色1有明顯差異時,據此可以判斷有突變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7094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