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套入式膠環鎖扣固定腸吻合環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70670.5 | 申請日: | 2008-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3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忠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忠臣 |
| 主分類號: | A61B17/115 | 分類號: | A61B17/115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12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套入式膠環鎖扣 固定 吻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吻合術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胃全切除后的腸手術的套入式膠環鎖扣固定腸吻合環。
背景技術
在胃全切除手術后,必須進行腸部與食管之間的吻合,但是現有的吻合器吻合后,常出現術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狹窄、返流和影響食物通過等并發癥,而且現有的吻合器費用較高。
目前應用的管狀釘書器式吻合器(例如美國強生公司出品的CDH25型吻合器)是將遠近腸管內翻雙排金屬釘釘合在一起,愈合后形成無伸縮功能的狹窄環,因此造成術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狹窄、返流和影響食物通過等并發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管狀釘書器式吻合器等吻合術器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術后不發生腸吻合口漏、無吻合口狹窄、返流少、內容物通過順暢、吻合口無異物殘留、醫療費用較低的套入式膠環鎖扣固定腸吻合環。
本發明設有:彈性環、內環和外環,內環下部設有環形向內凹槽,內環內側設有環形鉤,外環下部設有環形外凸槽,外環下部內側設有至少2個倒鉤,設于外環下部內側的倒鉤與設于內環內側的環形鉤形成鎖扣。
在彈性環上最好設有環形溝槽,以防止腸壁缺血。在內環環壁上可設有鏤空孔,鏤空孔最好至少設6個,外環中下部可設爪形鉤,爪形鉤最好設6~8個。
彈性環最好采用橡膠環。設于外環下部內側的倒鉤最好設6~8個。
使用時,由于將食管或者較細腸管套于內環表面,腸管斷面可用可吸收線固定于內環下端凹槽,小腸斷面用可吸收線與橡膠環縫扎固定,將橡膠環連同腸壁由外向內置于外環下部的環形外凸槽內,將內環向外環插入,使內環內側的環形鉤與外環下部內側的倒鉤形成鎖扣,橡膠環被固定于內環與外環之間,使內環、外環及遠近腸管形成穩定的固定結構,遠近端腸管即形成套入式吻合,腸壁漿膜與漿膜接觸,接觸面寬度約1~1.2厘米。通常內環和外環10天后可自動分解脫落,經肛門排出,橡膠環脫落后也經肛門排出,食管與腸管形成套入式愈合。這種愈合的優點是無狹窄、無滲漏、防返流,同時不會影響食物的通過,吻合口沒有異物殘留。因此采用套入法,通過內外雙環互套勾鎖聯接、中間彈性環(或稱夾膠環)固定的三環結合,便于腸漿膜接觸,使較細或近端腸管與內環捆綁固定,遠端腸管通過彈性環放入并與內外環固定,遠近腸管套入固定愈合,無釘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彈性環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內環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彈性環與內環的組成關系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外環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內側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組成和使用方法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7,本發明設有彈性橡膠環1、內環2和外環3。內環2下部設有環形向內凹槽21,內環2下部內側設有環形鉤22。外環3下部設有環形外凸槽31,外環3下部內側設有6~8個倒鉤32。設于外環3下部內側的倒鉤32與設于內環2內側的環形鉤22形成鎖扣。
在彈性橡膠環1上設有若干環形溝槽11,以防止腸壁缺血。在內環2環壁上設有至少6個鏤空孔23,外環3中下部設有8個爪形鉤33。
使用時,先將食管或者較細腸管5套于內環2表面,將食管或腸管5斷面用可吸收線固定于內環2下端凹槽21;再將小腸4斷面用可吸收線與橡膠環縫扎固定后,將橡膠環連同腸壁由外向內置于外環內,橡膠環即放置在外環外凸槽內,將已與食管或較細腸管固定的內環推入外環內,使內環內側的環形鉤與外環下部內側的倒鉤形成鎖扣。此時,橡膠環也被固定于設于外環下部的環形外凸槽與設于內環內側的環形鉤之間,使內環、外環及遠近腸管形成穩定的固定結構,遠近端腸管即形成套入式吻合,腸壁漿膜與漿膜接觸,接觸面寬度約1~1.2厘米。
通常內環和外環10天后可自動分解脫落并經肛門排出,橡膠環脫落后經肛門排出,食管與腸管形成套入式愈合。這種愈合的優點是無狹窄、無滲漏、防返流,同時不會影響食物的通過,吻合口沒有異物殘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忠臣,未經劉忠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706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重載鐵路既有線路旁修筑二線鐵路路基的方法
- 下一篇:自動結扎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