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摩托車鏈條調節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9997.0 | 申請日: | 2008-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86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躍進;王松;王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M9/16 | 分類號: | B62M9/1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 云;方 洪 |
| 地址: | 400037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鏈條 調節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摩托車構件,尤其涉及一種摩托車鏈條調節結構。
背景技術
摩托車鏈條調節器本體安裝于后輪軸的左右兩端,并位于后叉左、右主管中,后叉左、右主管上供后輪軸穿過的孔為條形孔。鏈條調節器本體上的螺柱穿過后叉主管后端口處的擋板,由螺母鎖緊。當轉動兩個鏈條調節器螺柱上的螺母,使螺柱帶動鏈條調節器本體在后叉主管內前后移動時,即可帶動后輪軸沿后叉主管上的條形孔同步移動,實現對鏈條張緊度的調節。由于調節完全靠經驗進行,難以保證兩個鏈條調節器本體移動量的一致性,會使得后輪軸與車架中心不垂直,后輪發生歪斜,前、后車輪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樣會加劇后輪的磨損,縮短輪胎的使用壽命;同時,后輪軸上的從動鏈輪也會相對于發動機輸出軸上的主動鏈輪偏斜,由此導致對鏈條的作用力不均,易產生應力集中而引起鏈條斷裂。另外,后輪歪斜還會影響乘騎者的操作,特別是對于行駛速度非常快的大排量跑車來說,因轉彎時乘騎者和整車都得保持傾斜狀態,對前后輪中心線的同線要求較高,若后輪發生歪斜,整車轉彎時的平穩性難以保障,這樣既增加了駕駛的難度,又容易引起側翻事故發生,從而降低了整車行駛的安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摩托車鏈條調節結構,以保證兩個鏈條調節器本體移動量的一致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托車鏈條調節結構,在鏈條調節器本體上開有貫通其左、右側面的軸孔,其關鍵在于:在所述鏈條調節器本體的側面上設置有兩組刻度線,這兩組刻度線位于同一高度上,并分居在軸孔的前、后兩側。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叉左、右主管內的兩個鏈條調節器本體上均設置有刻度線,并且刻度線的一部分透過后叉主管上的條形孔能顯露出來,這樣轉動鏈條調節器螺柱上的螺母,螺柱帶動鏈條調節器本體在后叉主管內前后移動時,刻度線透過條形孔顯露出來的刻度值會發生變化,以此能夠準確表示出鏈條調節器本體移動量的多少,從而在調節鏈條張緊度的時候可以保證兩個鏈條調節器本體移動量相同,有效防止了后輪及后輪軸上的從動鏈輪發生歪斜,消除了因歪斜而帶來的弊病,在保障后輪及鏈條使用壽命的同時,保證了整車行駛的安全性。
為了能更加準確地反映鏈條調節器本體移動量的多少,上述刻度線由相互平行的線條組成,各線條在鏈條調節器本體的側面上呈豎直分布,且同組刻度線中兩相鄰線條之間的距離相等。
為了便于成型,上述構成刻度線的線條為凸出鏈條調節器本體側面的筋條;或者,構成刻度線的線條為內陷于鏈條調節器本體側面的淺槽。
有益效果:本發明具有構思巧妙、結構簡單、實施容易等特點,它通過刻度線與后叉主管上條形孔的配合,能夠將鏈條調節器本體移動量的多少顯露出來,以保證調節鏈條張緊度的時候兩個鏈條調節器本體的移動量相同,從而有效防止了后輪發生歪斜,減輕了后輪的磨損,保障了輪胎的使用壽命;同時,后輪軸上的從動鏈輪也不會發生偏斜,這樣消除了因應力集中而引起鏈條斷裂的弊病。另外,乘騎者的駕駛操作不受影響,整車行駛的安全性有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與后叉主管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后叉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鏈條調節器本體1為市面上公知公用的結構,在鏈條調節器本體1頂面的前、后兩端各設有一個上卡腳1a,鏈條調節器本體1底面的中部設有一個下卡腳1b,鏈條調節器本體1裝入后叉主管4中,上、下卡腳1a、1b與后叉主管4的內壁點接觸,以使鏈條調節器本體1在后叉主管4內移動更順暢。鏈條調節器本體1的后方具有與之成一體的螺柱5,用于與螺母配合,對鏈條調節器本體1定位。在所述鏈條調節器本體1上開有貫通其左、右側面的軸孔2,以供后輪軸穿過。在鏈條調節器本體1的左側面或右側面上設置有兩組刻度線3,這兩組刻度線3位于同一高度上,并分居在軸孔2的前、后兩側。所述刻度線3由相互平行的線條組成,各線條在鏈條調節器本體1的側面上呈豎直分布,且同組刻度線3中兩相鄰線條之間的距離相等。為了便于成型,構成刻度線3的線條可以是凸出鏈條調節器本體1側面的筋條,也可以是內陷于鏈條調節器本體1側面的淺槽。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兩個鏈條調節器本體1通過軸孔2安裝于后輪軸6的左右兩端,并位于后叉左、右主管4中,鏈條調節器上的螺柱5穿過擋板7中央的過孔,由螺母8鎖緊。后叉左主管中鏈條調節器本體1上的刻度線3位于其左側面,后叉右主管中鏈條調節器本體1上的刻度線3位于其右側面,并且兩鏈條調節器本體1上刻度線3的一部分透過后叉主管上的條形孔9能顯露出來,這樣轉動鏈條調節器螺柱5上的螺母8,使螺柱5帶動鏈條調節器本體1在后叉主管4內前后移動時,刻度線3透過條形孔9顯露出來的刻度值會發生變化,以此能夠準確表示出鏈條調節器本體1移動量的多少,從而在調節鏈條張緊度的時候可以保證兩個鏈條調節器本體1移動量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99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