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傳遞曲軸旋轉信號的汽油機驅動盤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9527.4 | 申請日: | 2008-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0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勝;陳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D43/00 | 分類號: | F02D4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 地址: | 400037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遞 曲軸 旋轉 信號 汽油機 驅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油機啟動裝置,尤其涉及能傳遞曲軸旋轉信號的汽油機驅動盤。
背景技術
驅動盤和信號盤是電噴汽油機的重要部件。其中驅動盤起啟動汽油機的作用,傳統驅動盤的結構如圖2所示,由齒圈1和沖壓盤3構成,沖壓盤3位于齒圈1內,兩者通過焊接固定。在沖壓盤3盤面的中央開設過孔3a,以便于將整個驅動盤固定到曲軸上;沖壓盤3盤面靠近邊緣處開設安裝孔3b,以供液力變矩器安裝。當汽油機啟動后,沖壓盤3把扭矩傳遞給液力變矩器,通過液力變矩器輸出動力到變速箱。傳統的信號盤為齒盤結構,單獨安裝在曲軸上,當信號盤隨曲軸旋轉時,曲軸位置傳感器對信號盤的齒頂和齒根計數,將曲軸旋轉信號傳遞給ECU,由ECU來控制汽油機的點火及噴油時間。傳統信號盤結構較復雜,生產成本較高;信號盤和驅動盤各自安裝在曲軸上,由于曲軸上安裝位置有限,由此導致裝配困難,工人的裝配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有的廠家將信號盤和驅動盤組合在一起,如圖3所示,驅動盤仍然由齒圈1和沖壓盤3構成,沖壓盤3位于齒圈1內,兩者通過焊接固定。鑄鐵結構的信號盤2套裝在齒圈1上,并通過螺釘固定,在信號盤2的圓周上分布有信號齒。以上結構雖能同時實現傳遞曲軸旋轉信號及啟動功能,但整體質量及轉動慣量很大,不僅材料成本高、裝配復雜,而且還會增加油耗,影響汽油機的加速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加工及裝配的能傳遞曲軸旋轉信號的汽油機驅動盤。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能傳遞曲軸旋轉信號的汽油機驅動盤,包括齒圈和沖壓盤,其中沖壓盤由盤面和外環組成,其關鍵在于:沖壓盤位于齒圈的外側,沖壓盤的盤面與齒圈的端面貼合,兩者通過焊接固定;在所述沖壓盤的外環上通過沖壓形成有一圈信號孔,該圈信號孔的首尾之間設有一個信號起始孔,所述外環上各信號孔及信號起始孔兩相鄰孔之間的距離相等。
本發明將沖壓盤的位置由傳統的位于齒圈內更改到齒圈的旁邊,并與齒圈相固定,且在沖壓盤的外環上通過沖壓形成有信號孔和信號起始孔。沖壓盤套裝在曲軸上,啟動電機通過齒圈帶動沖壓盤和曲軸旋轉,使驅動盤實現啟動功能;沖壓盤上開設信號孔和信號起始孔,其中信號孔等同于傳統信號盤上信號齒的齒根,兩相鄰信號孔之間未沖裁的部分等同于傳統信號盤上信號齒的齒頂,這樣沖壓盤相應地具有傳遞曲軸旋轉信號的功能,當沖壓盤隨曲軸一起轉動時,沖壓盤的信號孔和兩相鄰信號孔之間未沖裁的部分傳遞給曲軸位置傳感器的信號是不同的,曲軸位置傳感器對沖壓盤的信號孔和兩相鄰信號孔之間未沖裁的部分計數,以獲取曲軸旋轉信號,信號起始孔用于標示每一圈計數的初始位置。
本發明與傳統驅動盤和信號盤各自單獨安裝的結構相比,結構更簡單、緊湊,加工更為容易,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本發明在曲軸上只需裝配一次即可,取消了另外安裝信號盤的工序,裝配更簡單,工人的裝配效率高、勞動強度小。
本發明與傳統驅動盤和信號盤組合在一起的結構相比,加工及裝配容易,整體質量及轉動慣量小,不僅材料成本少,而且避免了油耗增加,保障了汽油機的加速性能。
為了便于沖壓加工及保證信號傳遞的準確性,上述信號孔為方孔,而信號起始孔為長條矩形孔,該長條矩形孔的寬度與方孔的寬度相等。
有益效果:本發明能同時實現傳遞曲軸旋轉信號及啟動功能,具有結構簡單、加工容易、裝配方便、生產成本少、轉動慣量小等特點,適用于各類電噴汽油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傳統驅動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傳統驅動盤和信號盤組合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能傳遞曲軸旋轉信號的汽油機驅動盤,由齒圈1和沖壓盤3構成,其中沖壓盤3位于齒圈1的外側,兩者的軸心線在一條直線上。所述沖壓盤3通過沖壓成型,由盤面3c和外環3d組成,外環3d的根部與盤面3c的邊緣相連,并且沖壓盤3的盤面3c與齒圈1的端面貼合,兩者通過焊接固定。在沖壓盤3盤面3c的中央開設過孔3a,以便于將整個驅動盤固定到曲軸上;沖壓盤3盤面3c靠近邊緣處開設安裝孔3b,以供液力變矩器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95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