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弧形鋼軌道梁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9334.9 | 申請日: | 200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0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傅如弟;陳敬倫;張方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04 | 分類號: | E01D2/04;E01B25/00;B23P15/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先蕓 |
| 地址: | 400080重慶市大渡口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弧形 鋼軌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騎座式輕軌列車的弧形鋼軌道梁及其制作工藝,屬于建筑機械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輕軌的軌道梁通常為預應力鋼筋砼軌道梁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但是對于與橋梁主跨合攏部位常常需要鋼軌道梁結合,尤其是需要有一定彎度的弧形鋼軌道梁。而目前國內輕軌技術才剛剛起步,除引進日本輕軌列車的關鍵技術外,輕軌的基礎工程如各種軌道梁不可能無償使用,更不可能照抄照搬,需要自主開發配套。而且,目前已有的工字鋼軌道梁不適合于騎式輕軌列車之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施工方便的弧形鋼軌道梁,以及提供一種方案可行,有效解決弧形鋼軌道梁施工、裝配、焊接及焊接變形控制的制作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弧形鋼軌道梁,其特征在于由上蓋板、兩相對而立的腹板和下蓋板構成箱體結構;箱體結構內設有與上蓋板平行的橫向筋板,以及與腹板平行的縱向加強筋;兩腹板的外側對稱設有用于與輕軌導向輪和穩定輪配合的導向梁和穩定梁;上蓋板頂面均勻設有縱橫交錯的防滑槽。
所述上蓋板的內側還設有縱向肋板。
所述縱向肋板、橫向筋板和/或縱向加強筋為T形板。
弧形鋼軌道梁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加工鋼軌道梁上蓋板:取厚度為0.20mm,寬度為0.69m,長度為6-8m的鋼板作為軌道梁的上蓋板;
(2)加工防滑槽:采用龍門刨床對步驟(1)得到的上蓋板直線加工縱橫向防滑槽,防滑槽的間距為40×80(mm),防滑溝的寬度是6mm,深度為3mm;
(3)上蓋板的弧形預制:先在平臺上劃出弧形蓋板的地樣,用數塊定位板點焊固定在弧線的邊緣,然后在上蓋板防滑槽的背面均勻分段作三角形火焰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800-850℃,使變形后的蓋板與地樣相合,能滿足弧度要求的部分就不再加熱,不合的部分繼續加熱,直到完全滿足弧度要求為止;
(4)弧形鋼軌道梁的裝配、焊接:在上蓋板上裝配縱向加勁肋、裝配橫隔板和腹板,使之成為П型梁(形成剛性固定可減少焊接變形),先焊接橫隔板、縱向加勁肋,然后再焊接腹板與上蓋板的角焊縫,焊后作變形校正(局部火焰加熱矯正);再裝配下蓋板,焊接橫隔板與下蓋板的焊縫和與腹板的焊縫,焊后作變形校正;對稱焊接四條縱焊縫,作變形校正;最后裝配焊接導向梁和穩定梁,焊接后作變形校正。
本發明方法由于在每道制造工序中都將發生的焊接變形消除,就不可能出現工序過程的變形疊加,使產品質量隨時處于可控狀態,因而較好的解決了弧形鋼軌道梁焊接的變形問題。而且解決了弧形鋼軌道梁上蓋板的弧形加工、控制梁體及導向梁、定位梁制作過程變形的工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弧形鋼軌道梁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上蓋板防滑槽的示意圖;
圖6是圖5防滑槽斷面示意圖;
圖7是鋼軌道梁上蓋板加熱彎曲示意圖;
圖8是加熱區域大樣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弧形鋼軌道梁,由上蓋板101、兩相對而立的腹板102和下蓋板103構成箱體結構;箱體結構內設有與上蓋板101平行的橫向筋板702,以及與腹板102平行的縱向加強筋701。另外,在上蓋板101的內側還設有縱向肋板703。參見圖4,兩腹板102的外側對稱設有用于與輕軌導向輪105和穩定輪106配合的п形導向梁704和穩定梁705,導向梁704和穩定梁705均由頂板、腹板和筋板組合而成,焊接后作變形校正構成。這種弧形鋼軌道梁主要為騎座式輕軌列車之用,輕軌車頭和車廂107在鋼軌道梁上安全行走,是靠車廂下部的兩個行走輪104、兩側上部的兩個導向輪105、下部的兩個穩定輪106將軌道梁三方牢牢貼緊,以保證輕軌車的平穩和安全運行。
參見圖5和圖6,為了保證輕軌列車的安全和平穩,在上蓋板101的頂面均勻設有縱橫交錯的防滑槽201,防滑槽201的間距為40×80(mm),防滑溝的寬度為6mm,深度為3mm較好。
從圖4可以了解騎座式輕軌列車運行與鋼軌道梁之間的關系,就容易理解制造弧形鋼軌道梁的難度,一方面從構件承重的安全角度考慮,整根梁還要滿足設計上拱度要求,要保證從整個梁的上部到下部以及兩側的部件都必須合理受力和傳力;另一方面還需滿足設計的弧度要求,梁以中心線為準,構件的兩邊距離必須有相等,才能保證輕軌列車的安全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933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個性化界面實現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信號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