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響應的敏感藻確定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9289.7 | 申請日: | 200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0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智;郭蔚華;林艷;曾曉嵐;陽春;姜文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06 | 分類號: | C12Q1/06;C12R1/89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先蕓 |
| 地址: | 400044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毒 有害物 急性 毒性 響應 敏感 確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特殊藻類篩選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對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響應的用于藻紅外測試技術的敏感藻確定方法。屬于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監測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然水體中的藻類具有各種生理特性及采樣、分離、培養和保存容易等特點,因而藻類資源在有關行業中被不斷開發。根據不同藻類的特點,其用途各有不同。目前,普遍使用的通過分析發光細菌發光強度變化測試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的發光細菌檢測技術,存在操作煩瑣、用時較長、儀器昂貴和儀器笨重,不便攜帶以及某些微生物取材困難而成本過高等不足。有關運用操作簡便、測試迅速、儀器價廉攜帶方便、藻類取材容易成本低的藻類紅外輻射測試急性毒性尚未見國內外報道。經研究發現,不同藻種對不同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的藻紅外響應不同,其中,只有對急性毒性具有特殊的藻紅外輻射響應的敏感藻可作為藻紅外測試技術中的測試藻。敏感藻是指對有毒有害毒物急性毒性的藻紅外輻射響應具有顯著性、靈敏性和專一性的藻類,顯著性指對急性毒性的響應溫差大、響應時間快,靈敏性指對有毒有害物的響應劑量小,專一性指對某類有毒有害毒物急性毒性的良好響應。自然水體中是否存在敏感藻,怎樣從成千上萬種藻類中確定敏感藻,成為建立藻紅外測試技術的技術關鍵。如何確定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響應的敏感藻是所述領域還未涉及的研究內容。
目前,國內外尚無對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與藻紅外輻射響應的研究報道,也無用紅外測溫儀測試微生物紅外輻射的報道。經檢索也未發現與本方法研究有關的最接近的對比文獻。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響應的敏感藻確定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響應的敏感藻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對水環境污染敏感的藻類進行篩選確定供試藻;
以葉綠素a含量≥4.0mg·L-1作為測試藻量標準;
(2)以紅外測溫儀為測試儀器,分辨率≤0.1℃;
(3)設計有毒有害物供試藥品,配制成10g·L-1稀釋液備用;
有機毒物:C6H6、C6H5CH3、C6H5(CH3)2、C6H5Cl、CHCl3、C6H5OH、CH2O、HOCH2CH2OH、NH2C6H4SO2NH2和[CH2CHCONH2]n;
重金屬:HgSO4、Pb(NO3)2、CuSO4·5H2O、K2Cr2O7、FeCl3·6H2O、KMnO4、ZnCl2、AlCl3·6H2O、BaCl2·2H2O和CrCl3·6H2O;
農藥:除草劑類——百草枯(C12H14N2Cl2)、蓋草能(C15H11ClF3NO4)、草甘膦(C3H8NO5P);殺菌劑類——多菌靈(C14H18N4O3)、三唑酮(C14H16ClN3O2)、井岡霉素(C20H35O13N)、克菌康(C19H34O8N8)、春雷霉素(C14H25N3O9);殺蟲劑類——殺蟲單(C5H12NO6S2Na·H2O)和滅掃利(C22H23NO3);
(4)毒性響應測試:在自然光照,室溫18~28℃條件下,以絕熱塑料容器作為測試容器;
測試過程:試驗組3重復,對照組3重復;在兩組的每一容器中分別加入5ml藻液,待藻液溫度穩定時用紅外測溫儀對藻液面中部測溫記錄,然后分別加入配制的供試藥品0.05ml稀釋液,對照組加入0.05ml蒸餾水,立即測溫記錄,每1.5min測一次,直到溫度變化停時止;如果藻液未響應則依次增加0.05ml稀釋液進行測試直到產生響應;當確定第一次響應濃度后,再將該濃度樣品液按×2、×4、×6、×8進行稀釋測試,測試順序從高向低稀釋倍數逐一進行;
數據分析:
每種藥品測試的平均溫差值=(試驗組溫度之和-對照組溫度之和)÷3,其絕對值≥0.2℃的最大平均溫差值來確定供試藻對毒物毒性的顯著響應;
敏感藻確定:根據毒性響應測試中供試藻對毒物毒性響應的最大平均溫差值、對應的響應時間,以及對毒物種類、種數響應的情況確定敏感藻如下:
有機毒物的敏感藻為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capricornutum),平均響應溫差0.27℃,平均響應時間4.4min,較好響應種類70%;
重金屬的敏感藻為短線脆桿藻(Fragilaria?brevistrata),平均響應溫差0.21℃,平均響應時間5.7min,較好響應種類達80%;
農藥的敏感藻為水華魚腥藻(Anabaena?flos-aquae),平均響應溫差0.20℃,平均響應時間3.6min,較好響應種類達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928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