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高錳鋼鑄件及其即時進行熱處理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8956.X | 申請日: | 200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22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梁作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作龍 |
| 主分類號: | B22C9/04 | 分類號: | B22C9/04;B22C21/14;B22D18/06;B22D29/04;C21D9/00;C21D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61000 貴州省安順市開***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高錳鋼 鑄件 及其 即時 進行 熱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鑄件的生產方法,特別是一種生產高錳鋼鑄件及其即時進行熱處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無論是粘土砂、水玻璃砂、樹脂砂、復模砂、消失模、法模鑄造等造砂型方法,其生產高錳鋼鑄件并進行熱處理均必須執行下列工序:1.熔化鋼水;2.造砂型;3.澆注;4.開箱;5.冷卻后清砂;6.割切澆冒口;7.將高錳鋼鑄件放置到常溫;8.再將鑄件有序地置于電阻爐或其它加熱爐中;9.加溫;10.達到所需的溫度后保溫;11.將保溫后的高錳鋼鑄件快速出爐,并置于100℃以下的循環水池中進行水韌處理;冷卻后吊出。該傳統工藝方法雖亦能生產高錳鋼鑄件并對其進行熱處理,但其不足之處是:工序煩鎖、生產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加熱爐內溫差大。尤其是需對已經放置到常溫的高錳鋼鑄件進行二次加熱,大量耗費電能,成本高,生產周期亦長。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高錳鋼鑄件及其即時進行熱處理的方法。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在消失模專用可抽真空的砂箱4中,鋪上底砂后,將本發明的托漏網1置于底砂上,再將高錳鋼鑄件的泡沫模樣、測溫裝置模樣2和試塊模樣(該試塊模樣亦可不要,用切割下的澆冒口代替)置于托漏網1上并一并裝箱振實造砂型,抽真空、澆注,稍許,將已預熱的熱電隅11插入測溫裝置的套管12中。當溫度指示達到所需的溫度時,撤出熱電隅11,將托漏網1吊起,此時砂會自動脫漏在砂箱4中。再將托漏網1連同其上的高錳鋼鑄件、測溫裝置和試塊一并吊入100℃以下的循環水池中進行水韌處理并獲得水爆清砂的效果。冷卻后吊出托漏網1及鑄件,即可。
本發明相比背景技術所具有的優點是: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熱穩定性好、機械性能好且穩定。特別是無需對鑄件進行二次加溫,一步到位,節約了大量的電能。不存在背景技術中加熱爐的溫差問題。對生產高錳鋼鑄件和對其進行熱處理工藝是一次重大改革。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經濟顯著。
附圖說明:
圖1是在托漏網1上造砂型3和熱電隅測溫裝置2的整體結構立體加局部剖視示意圖(含砂箱4)。
圖2是在托漏網1上造砂型3和熱電隅測溫裝置2的整體結構主視加剖視示意圖。其中的7為澆口杯,8為真空管出口。
圖3是一種結構的托漏網1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熱電隅測溫裝置2的整體結構主視加剖視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另一種結構的托漏網15的整體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7是第三種結構的托漏網17的整體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8是另一種結構的吊梁9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構成托漏網的金屬件為“波浪型”結構19的示意圖。
圖10是另一種結構的漏網10的示意圖。其中的20為圓型的漏砂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及其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述:
托漏網的結構是:漏網10上依次連接吊梁9、吊鏈6和吊環5(如圖3所示)。
漏網10上具有漏砂槽、孔。
吊梁9是下述諸結構之一:
1.兩個呈“人”字型的吊梁9的四個端頭分別與漏網10的四個角端連接(如圖6所示);
2.兩個呈“人”字型的吊梁9的四個端頭分別與漏網10的四個角端連接,兩個“人”字型金屬件與漏網10之間均布金屬件21(如圖8所示);
3.與漏網10的邊框相對應的四個金屬件16與漏網10之間均布金屬件18(如圖7所示)。
托漏網上的金屬件19還可是“波浪型”的(如圖9所示)。
測溫裝置模樣2的結構是:在泡沫14的外表面涂刷涂料13,一端敞口,另一端全封閉的套管12插于泡沫14內。
本發明的方法亦適用于粘土砂、水玻璃砂、樹脂砂、復模砂、法模等造型方法生產高錳鋼鑄件及其熱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作龍,未經梁作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895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面鉆孔夾具
- 下一篇:太陽能收集器的極軸跟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