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調整音量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8506.0 | 申請日: | 2008-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5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G3/20 | 分類號: | H03G3/20;H04R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調整 音量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自動調整音量的方法及 裝置。
背景技術
用戶在使用電話、手機等進行通話時,要把聽筒放在耳朵上接聽,或者聽 MP3等音頻設備時,把耳機的聽筒塞入耳朵,而聽筒的音量都是用戶預先設定 或者手動調節的,如果初始的音量過大有可能會傷害用戶的聽覺,如果初始的 音量過小,又有可能會聽不清楚。并且,用戶身處不同的環境,預設的音量也 有可能不合適,例如,身處嘈雜的環境,預設的音量有可能會太小致使用戶無 法聽清,或者身處安靜的環境,預設的音量又有可能太大,對用戶的聽覺造成 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調節音量的方法及 裝置,為用戶提供適合的音量。
本發明實施例一種自動調節音量的方法,包括:采集環境音量,所述環境 音量信號為模擬信號;將所述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根據所述數字信號判 斷環境音量,并根據所述環境音量,通過音頻放大電路調節聽筒的音量。
一種自動調節音量的裝置,包括:音量采集單元,用于采集環境音量,該環 境音量為模擬信號;數字轉換單元,用于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調節單 元,用于根據該數字信號判斷環境音量,并根據所述環境音量,通過音頻放大 電路調節聽筒的音量。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檢測環境音量,并根據檢測到的環境音量控制調節聽筒 的音量,為用戶在不同情況下提供合適的音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調節音量的方法實施例一,包括:
步驟101、采集環境音量。在具體實現時,可以采用傳聲器,即我們通常 所稱的麥克風采集環境音量,所述環境音量信號為模擬信號。
步驟102、將所述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具體可以為:將所述模擬信 號經過電路放大、濾波處理后,再對濾波處理后的信號進行量化和采樣,得到 數字信號。
步驟103、根據所述數字信號判斷環境音量,并根據所述環境音量,通過 音頻放大電路調節聽筒的音量。
其中,可以根據環境音量和聽筒音量的對應關系,確定需要的聽筒音量, 然后通過音頻放大電路將聽筒的音量調節到需要的聽筒音量。環境音量和聽筒 音量的對應關系可以根據用戶使用習慣預先設定、保存。
環境音量可能隨時都在改變,為了更好的達到本實施例的效果,可以確定 需要的聽筒音量后,判斷當前環境音量對應的聽筒音量是否和當前實際的聽筒 音量一致,當不一致時,再通過音頻放大電路將聽筒的音量調節到需要的聽筒 音量。
圖2所示為一種自動調節音量的方法實施例二,包括:
步驟201、產生一個特定音頻信號,通過聽筒發送該特定音頻信號。該特 定音頻信號可以是頻率大于20KHz的超聲,也可以為一般的聲音信號。
步驟202、采集環境音量。在具體實現時,可以采用麥克風采集環境音量。 麥克風可以至于聽筒附近。
用戶接聽過程中,在相同的聽筒音量條件下,如果用戶把聽筒完全貼在耳 朵上,聽筒和耳朵形成一個密閉腔體,用戶聽到的聲音比較大;如果聽筒和耳 朵離的比較遠或者沒有密閉,用戶聽到的聲音就比較小。采用實施例二提供的 方案,步驟202中采集的環境音量既包括了周圍環境的聲音信號,還包括了所 述的特定音頻信號。
步驟203、從采集到的環境音量中得到所述特定音頻信號,該特定音頻信 號為模擬信號,將所述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具體可以為:將所述模擬信 號經過電路放大、濾波處理后,再對濾波處理后的信號進行量化和采樣,得到 數字信號。
步驟204、根據該特定音頻信號的數字信號判斷環境音量,并根據所述環 境音量,通過音頻放大電路調節聽筒的音量。
其中,可以根據環境音量和聽筒音量的對應關系,確定需要的聽筒音量, 然后通過音頻放大電路將聽筒的音量調節到需要的聽筒音量。環境音量和聽筒 音量的對應關系可以根據用戶使用習慣預先設定、保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85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