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節能蒸煮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8417.6 | 申請日: | 200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77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曾輝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輝強;鐘華生;曾藝;鐘志良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27/02;A47J27/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27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 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蒸煮容器,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節能蒸煮容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用于煮湯、煮面、熬粥等蒸煮液體或固液混合物的單層金屬 容器是通過容器底部平面換熱以達到加熱容器內液體或固液混合物的目的。單 層金屬容器的優點是價格便宜,其缺點是:換熱面積小,熱利用率不高;換熱 時火焰外泄嚴重,浪費能源;同時,由于容器的器身不帶保溫層,容器內的溫 度下降大,容器表面溫度高,這樣,容器表面的散熱導致的熱損耗進一步增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通過增大換熱面積而提高熱利用 率的節能蒸煮容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節能蒸煮容器,包括換熱容器,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換熱容器內設有兩條走火通道,所述走火通道由方通彎折而成,其 兩端分別為熱能入口和熱能出口,所述兩條走火通道的熱能入口和熱能出口分 別匯聚在一起,所述熱能入口和熱能出口位于所述換熱容器的外底壁上,所述 換熱容器外底壁上設孔,所述走火通道的熱能入口和熱能出口與該孔密封焊接 在一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由于本發明采用走火通道并設在換熱容器內,走火通 道的四周均被待加熱物包圍,極大地提高了換熱面積從而提高了熱利用率,同 時火焰不會外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除去頂蓋后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 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請參照圖1及圖2所示,為本發明節能蒸煮容器的一較佳實施例,其包括 換熱容器1,在換熱容器1內設有至少一條走火通道2,走火通道2的兩端分別 為熱能入口21和熱能出口22,熱能入口21和熱能出口22位于換熱容器1的 外壁上,其中走火通道2可嵌設在換熱容器1內側的底壁上或者側壁上,也可 以設在換熱容器1的底壁上側,由于本實施例采用走火通道2并設在換熱容器 1內,走火通道2的四周均被容器中的待加熱物包圍,極大地提高了換熱面積 從而提高了熱利用率,同時火焰不會外泄。
走火通道2的數量可以為一條、兩條、或者多條,當采用兩條或者多條兩 條走火通道2時,走火通道2的熱能入口21和熱能出口22分別匯聚在一起。 本實施例中走火通道2的數量為兩條,每條走火通道2均具有多個彎折,他們 對稱均布在換熱容器1底部上側的某一平面上。走火通道2由耐高溫且導熱良 好的方通彎折而成,當然走火通道2也可采用多條直線型的方通。兩條走火通 道2的熱能入口21和熱能出口22均位于換熱容器1的外底壁上,并且在換熱 容器1的外底壁上對稱分布,其具體做法是在換熱容器1成型時在換熱容器1 底壁上設孔,然后將走火通道2的熱能入口21和熱能出口22與該孔密封焊接 在一起。當然,熱能入口21和熱能出口22還可以設在換熱容器1的側壁上。 上述容器中熱能的流動路徑可參照圖1及圖2中的箭頭方向。
在熱能入口21處設有燃燒室23,在燃燒室23內設由電磁閥231以及點火 裝置(圖中未示出),可將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燃氣通過電磁閥231導入至 燃燒室23,并通過點火裝置點燃以提供熱能,在熱能出口22處設有抽風室24, 抽風室24內設有抽風機241,在熱能出口22外側設有與抽風室24連通的煙囪 25,煙囪25可將抽風機241抽出的廢氣排出,同時可加速向燃燒室23補充氧 氣。另外,在換熱容器1上部一側還設有排湯孔11,在換熱容器1頂部設有頂 蓋12。
在換熱容器1的外側設有一外殼3,為方便使用者把持移動節能蒸煮容器, 在外殼3的兩側適當位置對稱設有把手32。外殼3下部設有四個支腳31,這樣, 就在燃燒室23與地面之間形成了一定空間方便空氣流通。為減少換熱容器1 表面散熱導致的熱損耗以及容器內溫差較大的問題,在換熱容器1與外殼3之 間設有保溫層4,保溫層4可以采用隔熱棉或者聚氨酯等保溫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輝強;鐘華生;曾藝;鐘志良,未經曾輝強;鐘華生;曾藝;鐘志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84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高參數濕冷汽輪機
- 下一篇:一種失活鈦硅分子篩的再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