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包裝機薄膜輸送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8110.6 | 申請日: | 2008-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13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達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41/04 | 分類號: | B65B41/04;B65B41/14;B65B65/00;B65B59/00;B65H5/02;B65H5/08;B65H20/16;B65H20/24;B65G1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裝機 薄膜 輸送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新型薄膜輸送方法適用于包裝機械領域,特別適用于薄膜本身具有一系列成型袋、又裝載有物品的情況。
背景技術
包裝機械中使用塑料薄膜作為包裝材料的情況非常普遍,對于薄膜上已制成一系列成型袋,且成型袋中充填有物品的情況,薄膜的輸送總是一個難題。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FFS(成型、充填、封裝型)包裝機械中。國內目前沒有這種新型包裝機械,故問題尚不突出。在國外有這種包裝機械,但薄膜的輸送方法不盡人意。如輥輪式傳送裝置,因薄膜上有一系列的成型袋,輥輪需做成特殊形狀,以免損壞這些成型袋。當成型袋的大小和形狀發生變化時,便需要制作不同形狀大小的特殊輥輪。因機器的結構大小已固定,會有相當一部分的特殊輥輪很難在同一部機器中使用。本新型的薄膜輸送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且可在同一部機器中輸送帶有不同形狀大小成型袋的薄膜。
發明內容
一種新型薄膜輸送方法,其結構簡單,緊湊可靠,輸送距離可長可短,可廣泛應用于FFS包裝機械設備中。使用此新型輸送方法可大大簡化整臺包裝機械的構造,并減小其尺寸,當薄膜上成型袋的大小和形狀發生變化時,也一樣適用,故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使用這種新型薄膜輸送方法的包裝機械,可應用于包裝要求多樣化的場合,因而在達到同等功用的情況下大大降低設備成本。該輸送方法由兩條輸送鏈條、兩條鏈輪軸、四個鏈輪、四個開夾輪、以及一系列按一定間隔裝在鏈條上的夾子組成。每條鏈輪軸上各裝有一對鏈輪和一對開夾輪,每個開夾輪都裝在鏈輪旁邊。輸送鏈條分列兩側,并與輸送方向平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新型薄膜輸送方法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新型薄膜輸送方法單邊結構示意圖
圖3是夾子在開夾輪正上和正下方時的開合情況示意圖
圖4是夾子與開夾輪相互作用實現夾持和釋放薄膜功能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輸送方法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輸送方法的實施方式如圖3和圖4所示。工作時,電動機間歇帶動鏈輪1轉動,從而帶動輸送鏈條2。夾子3原本在彈簧4的作用下處于閉合狀態,當其隨輸送鏈條移動到與開夾輪5周邊接觸的位置時,開夾輪周邊壓迫夾子底下的觸腳,從而克服彈簧4的壓力,使夾子上蓋繞銷軸旋轉,夾子因而逐漸打開。當輸送鏈條帶動夾子移動到開夾輪的正上方時,夾子上蓋處于完全打開的狀態,其鉗口邊緣位置向鏈條外側移動一個水平距離d,并與薄膜外邊緣產生一間距c,從而使兩側鏈條上的夾子上蓋鉗口邊緣之間的距離增加了2d,該距離比薄膜寬度大2c,因而保證薄膜可以順利進入兩側鏈條夾子上下蓋之間的鉗口。當夾子3隨輸送鏈條繼續移動,逐漸移離夾輪5的正上方時,其觸腳開始逐漸與開夾輪5周邊脫離接觸,夾子上蓋便在彈簧壓力下逐漸閉合。當夾子觸腳與開夾輪5周邊完全脫離接觸時,夾子上下蓋完全閉合,上蓋便壓住下蓋,從而夾緊薄膜6,并帶動薄膜一起向前移動。當夾子運行到鏈條另一端的開夾輪處時,其底下觸腳與開夾輪周邊再次接觸,夾子再次打開,并釋放薄膜6。
本新型薄膜輸送方法與現有的輥輪等其他輸送方法相比,結構簡單緊湊,并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且其自身即可完成夾送和釋放雙重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達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美達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81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