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壓升降檢測電路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7222.X | 申請日: | 200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03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肖志清;楊秀鳳;鄧綿揚;韓士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9/165 | 分類號: | G01R19/165;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朝陽;孫潔敏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壓 升降 檢測 電路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壓檢測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供電電壓上升和下降時,輸出檢測控制電壓信號的檢測電路及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在電器設備中,往往通過控制電路控制電器設備完成自動動作。控制電路需要檢測反映電器設備工作狀態的某一個或幾個電壓或電流信號,以此作為發出控制信號的依據。然而,在某些電路中,反映電路狀態的電壓或電流信號無法直接測量獲取,需要借助特定的檢測電路來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壓升降檢測電路及方法,以當供電電壓上升或下降時,需要產生一個提供給控制電路實現相關電路保護的檢測控制電壓信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一種電壓升降檢測電路,包括:
連接在地與供電電壓之間,由第一電阻串接第一電容構成的第一RC電路,以及由第二電阻串接第二電容構成的第二RC電路;
串接在第一電阻與第一電容之間的第一二極管,以及與第二電阻并聯連接的第二二極管;
三極管,該三極管的基極串接限流電阻連接于第二電阻與第二電容的公共端,發射極連接第一二極管的陰極;
且第一RC電路的時間常數小于第二RC電路的時間常數,當供電電壓的電壓在上升或下降時,使三極管的發射極與基極之間在一段時間內產生電壓差而使三極管飽和導通,從三極管的集電極輸出檢測控制電壓信號。
較優的,所述三極管為PNP型三極管。
較優的,所述三極管的集電極串接濾波電容。
較優的,所述第一電容和所述第二電容均為電解電容。
另外,本發明還公開一種電壓升降檢測方法,包括:
使三極管的發射極與基極分別耦接由第一電阻串接第一電容構成的第一RC電路和由第二電阻串接第二電容構成的第二RC電路;
在第一電阻與第一電容之間設置用于控制第一RC電路進行充電或放電的第一二極管,以及與第二電阻并聯連接設置用于控制第二RC電路進行充電或放電的第二二極管;
且第一RC電路的時間常數小于第二RC電路的時間常數,當供電電壓的電壓在上升或下降時,使三極管的發射極與基極之間在一段時間內產生電壓差而使三極管飽和導通,從三極管的集電極輸出檢測控制電壓信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可以實現在供電電壓上升或下降時,輸出檢測控制電壓信號,配合其他控制電路,實現供電電壓上升時的相關控制動作。并且,本發明的電路簡單實用,能廣泛用于各種電器電路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
圖2是圖1在供電電壓Vcc上電時各電壓的時序圖;
圖3是圖1在供電電壓Vcc斷電時各電壓的時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供電電壓Vcc一般為5V、12V或其他符合電器設備工作需要的電壓。供電電壓Vcc連接由電阻R1串接電解電容CE1的正極構成的第一RC電路,且電解電容CE1的負極接地;同時,供電電壓Vcc還連接由電阻R2串接電解電容CE2的正極構成的第二RC電路,且電解電容CE2的負極接地。用于控制第一RC電路進行充電或放電的二極管D1串接在電阻R1與電解電容CE1之間;用于控制第二RC電路進行充電或放電的二極管D2與電阻R2并聯連接。并且,為PNP型的三極管Q1的發射極(e)連接二極管D1的負極以及電解電容CE1的正極;三極管Q1的基極(b)串接限流電阻R3后,連接二極管D2的正極和電解電容CE2的正極;三極管Q1的集電極(c)通過濾波電容C1接地。且從三極管Q1的集電極取出檢測控制電壓信號Vout。
并且,第一RC電路的時間常數(τ1=R1C1,其中,R1為電阻R1的電阻值,C1為電解電容CE1的電容值)小于第二RC電路的時間常數(τ2=R2C2,其中,R1為電阻R2的電阻值,C2為電解電容CE2的電容值)。
以二極管D1和D2導通產生的壓降均為0.7V,三極管Q1導通時,PN結產生0.3V的壓降為例,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72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駕駛輔助系統和車輛駕駛輔助方法
- 下一篇:危險報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