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薄膜晶體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7159.X | 申請日: | 200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2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姜開利;李群慶;范守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6 | 分類號: | H01L29/786;H01L29/12;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薄膜晶體管 | ||
1.一種薄膜晶體管,包括:
一源極;
一漏極,該漏極與該源極間隔設置;
一半導體層,該半導體層與該源極和漏極電連接;以及
一柵極,該柵極通過一絕緣層與該半導體層、源極及漏極絕緣設置;
所述半導體層包括一碳納米管層,該碳納米管層包括多個碳納米管,其特征在于,該碳納米管為半導體性的碳納米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為單壁或雙壁碳納米管,且該碳納米管的直徑小于5納米。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層為一碳納米管陣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層為一無序碳納米管層,該無序碳納米管層包括多個相互纏繞且各向同性的碳納米管,所述多個碳納米管通過范德華力相互吸引、纏繞,形成網絡狀結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狀結構包括大量的微孔結構,該微孔孔徑小于50微米。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的直徑小于2納米,長度為2微米~1毫米。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設置于柵極與半導體層之間。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極及漏極間隔設置于所述半導體層表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體管設置于一絕緣基板表面,其中,所述半導體層設置于該絕緣基板表面,所述源極及漏極間隔設置于所述半導體層表面,所述絕緣層設置于該半導體層表面,所述柵極設置于絕緣層表面,并通過該絕緣層與源極、漏極及半導體層電絕緣。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體管設置于一絕緣基板表面,其中,所述柵極設置于該絕緣基板表面,所述絕緣層設置于柵極表面,所述半導體層設置于該絕緣層表面,并通過絕緣層與柵極電絕緣,所述源極、漏極間隔設置于該半導體層表面,并通過該絕緣層與柵極電絕緣。
11.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板的材料為玻璃、石英、陶瓷、金剛石、塑料或樹脂。
12.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極、漏極與柵極設置于半導體層的同一面。
13.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極、漏極與柵極設置于半導體層的不同面,半導體層設置于源極、漏極與柵極之間。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體管的半導體層進一步包括一溝道區域,該溝道區域為所述半導體層位于所述源極和漏極之間的區域,該溝道區域及半導體層的長度為1微米~100微米,寬度為1微米~1毫米,厚度為0.5納米~100微米。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的材料為氮化硅、氧化硅、苯并環丁烯、聚酯或丙烯酸樹脂。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極、源極及漏極的材料為金屬、合金、導電聚合物或導電性碳納米管。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極、源極及漏極的材料為為鋁、銅、鎢、鉬、金、銫、鈀或它們的合金。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體管的載流子遷移率為10~1500cm2V-1s-1,開關電流比為100~100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715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鉻鑄鐵復合孕育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用于輸送水或氣體的多層管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