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制混凝土板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6986.7 | 申請日: | 2008-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11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2/06 | 分類號: | E04C2/06;E04B5/18;E04B5/3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049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制 混凝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板。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大,人們對住宅的需求日趨迫切,建筑物的高層化、大型化和復雜程度不斷提高。而傳統的建筑,都是通過現場施工(例如現場澆鑄混凝土框架、樓面等)完成的,不僅存在因施工人員技術水平而導致的建筑質量風險,而且存在施工效率較低的問題。
建筑工業化生產技術,是指把建筑各分部構件(例如柱、梁、樓面等)在工廠集中生產加工,進行現場調運組裝施工。采用建筑工業化作業,不僅提高了建筑的效率,而且可最大程度改善結構精度,解決墻體開裂、滲漏等質量通病,提高建筑性能,降低使用能耗和建造能耗,保護環境。
高層、超建筑住宅多以框架結構體系為主,按部位(柱子、梁、樓板、陽臺等)選用預制混凝土復合工法為一個發展趨勢。而預制混凝土部件在工廠集中生產后再運輸到施工現場,然后再進行吊裝作業,因此其尺寸和強度必須符合上述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現場澆筑的混凝土板不適合工業化作業的缺陷,提供一種預制混凝土板。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預制混凝土板,包括由板內鋼筋及包裹所述板內鋼筋的混凝土組成的板狀主體,所述板狀主體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mm,所述板狀主體的上表面距離最近的板內鋼筋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5mm,所述板狀主體的下表面距離最近的板內鋼筋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5mm。
在本發明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預制混凝土板為屋外用樓板,所述板狀主體的下表面距離板內鋼筋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5mm。
在本發明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板狀主體的上設有緊貼其上表面的輕質填充材料,所述輕質填充材料的底端與最近的板內鋼筋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5mm。
在本發明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板狀主體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mm。
在本發明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板狀主體內埋設有預應力鋼絞線,所述預應力鋼絞線與板狀主體上表面的距離大于或等于20mm。
在本發明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板狀主體的厚度大于或等于70mm。
在本發明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板中,還包括底端埋設于所述板狀主體、頂端露出板狀主體上表面的桁架筋,所述桁架筋由與板內鋼筋固定的下弦筋、位于板狀主體上表面之上的上弦筋以及連接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的格構筋組成。
在本發明所述的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上弦筋和下弦筋相互平行。
經大量試驗數據證實,本發明的預制混凝土板兼顧了工廠生產、運輸以及施工強度的要求。由于上述預制混凝土板在工廠澆筑,排除了天氣、人員、技術、場地以及操作條件等原因影響,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可大幅度減少施工現場的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預制混凝土板第一實施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預制混凝土板第二實施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預制混凝土板包括由鋼筋及包裹所述鋼筋的混凝土組成的板狀主體,該板狀主體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mm,其上表面距離最近的板內鋼筋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5mm,下表面距離最近的板內鋼筋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5mm。
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的預制混凝土板第一實施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該預制混凝土板包括由板內鋼筋12和混凝土11組成的板狀主體10,其中板內鋼筋12由多跟相互固定的鋼筋組成(例如網狀、框架等),類似板狀主體11的“骨架”,而混凝土11則包裹板內鋼筋12。在澆筑時,首先將板內鋼筋12放置到模具中,在向模具中填充混凝土,在混凝土完全硬化拆除模具制成板狀主體10。
當上述預制混凝土板用作實心樓板時,板狀主體10的下表面距離最近的板內鋼筋12的距離d2應至少為15mm,最好不小于25mm。相應地,此時的板狀主體10的最小厚度d3至少為40mm,推薦為50mm;板狀主體10的上表面距離最近的板內鋼筋12的距離d1應大于或等于15mm。當預制混凝土板為屋外用樓板時,例如建筑物的露臺的樓板,此時板狀主體10的下表面距離板內鋼筋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15mm,最好為35mm及以上。
此外,在板狀主體10上還設有底端埋設于板狀主體10、頂端露出板狀主體10上表面的桁架筋。該桁架筋由與板內鋼筋12固定的下弦筋14、位于板狀主體10上表面之上的上弦筋15以及連接上弦筋15和下弦筋14的格構筋16組成。上述的上弦筋15和下弦筋14相互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69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舊房節能改造復合墻體混凝土噴射方法
- 下一篇:高位壓力儲水罐式供水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