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力發電方法及風力發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6854.4 | 申請日: | 200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073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施宇;林其訪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施宇;林其訪 |
| 主分類號: | F03D9/00 | 分類號: | F03D9/00;F03D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維邦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金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力 發電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風力發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方法及風力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人們都知道車輛快速駛過時會使產生空氣流動,形成一陣風。特別是在鐵道和高速公路上,由飛馳的列車或者高速的汽車流所產生的風還比較大,在當前能源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如何合理開發利用新能源已經是全人類所面臨的問題。風能是干凈無污染的能源,一直是各國重點研究的新能源之一。自然風的風能我們當然要利用,非自然的風能我們也不能放過。
中國專利ZL99121184.7公開了一種車載風力發電法,其主要是將風力發電機安裝在汽車或者火車車廂的頂部,利用車輛行駛產生的風能和自然風發電。其用在汽車上可以推動電動汽車行駛,用在火車上可以有冬季取暖、夏季降溫或者其他用途。但是十余年以來并未見有關專利技術推廣應用,就其原因起沒有考慮到一個能量轉換的最根本因素。空氣之所以會流動而產生風,是因為汽車或者火車的運行,汽車或者火車的運行又是因為其動力系統產生的動力驅動其運行。可以說因為空氣的存在,交通工具的動力系統不可避免的要做一部分無用功,使得空氣流動而產生風。為了減少這種能量的損失,現在新式的車型都設計成流線型,以減少風阻,降低因為空氣的能量損失。而交通工具上的風力發電機不可避免的會增大交通工具的風阻,增加交通工具的油耗。其利用車輛行駛時產生的風來發電,是一個很美好的設想,但是卻是一個能量“取之于車用之于車”的錯誤循環,其實際上與永動機異曲同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提供一種新的風力發電方法,解決機動車行駛所產生的風的風能利用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的風力發電裝置,具體的解決機動車行駛所產生的風的風能利用問題。
為解決上述風力發電方法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風力發電方法,其通過將所述風輪設置在機動車道旁,并通過包含豎直設置的傳動軸的傳動機構動力連接所述風輪和發電機;利用機動車行駛時帶動空氣流動而產生的風力吹動風輪繞傳動軸轉動,進而通過所述傳動軸帶動發電機運轉而發電。
為解決上述風力發電裝置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包括風輪、發電機和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豎直設置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上端與風輪動力連接,且其下端與發電機動力連接;所述風輪設置在機動車道旁,利用機動車行駛時帶動空氣流動而產生的風力吹動風輪繞傳動軸轉動,進而通過所述傳動軸帶動發電機運轉而發電。
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風力發電裝置還包括軸承以及容納發電機的外殼;所述發電機下端通過其主軸支撐在外殼底部中央,發電機上端通過發電機的外殼與所述傳動軸的下端固定連接,且傳動軸的下端通過所述軸承支撐在外殼上部中央。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風力發電裝置還包括支軸座,所述支軸座固定設置在外殼底部中央,所述主軸通過支軸座固定支撐于外殼底部。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軸承外側,且位于傳動軸和外殼之間。
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風輪包括多個葉片,所述葉片上下端均與傳動軸固定連接,且多個葉片圍繞傳動軸輻射狀均勻分布。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風輪還包括連軸套,所述連軸套固定的套在傳動軸上,所述葉片通過連軸套而間接固定在傳動軸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支架罩和滾輪;所述連軸套具有向下的延伸部;所述支架罩的下端套在外殼上,上端與連軸套的延伸部疊合;所述滾輪位于所述延伸部和支架罩之間。
再進一步的,所述支架罩和連軸套上設置有通風孔,且所述風輪中設置有輔助葉輪,所述輔助葉輪固定套設在傳動軸上。
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風力發電方法,提供了一種新的利用能源的方法,而且是清潔無污染的環保能源,在當今和未來能源緊張的情況下,具有重要的意義。
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風力發電裝置,由于將傳動軸豎直設置,適合收集機動車道上因機動車行駛而產生的風的能量。
由于設置了外殼,將發電機置于封閉的外殼內,可以保護發電機不受外界惡劣氣候條件和環境條件的影響。
由于設置了支軸座,發電機通過其主軸固定在支軸座上而間接固定在外殼底部,因而固定更加穩固可靠。
由于設置了密封圈,進一步保證了外殼的密封性,使外殼內外相對隔離,防止外環境中的異物進入到軸承之中而影響軸承的正常工作。
由于葉片有多個,且輻射狀均勻分布,可以更高效的吸收風中的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施宇;林其訪,未經陳施宇;林其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685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