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5365.7 | 申請日: | 200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6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果;王鑫;何樹悠;劉薔薇;梁圓圓;郭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72;G01N30/54;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鴻蔭 |
| 地址: | 518101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烷基 銨鹽 陽離子 表面活性劑 檢測 方法 | ||
1.一種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包括步驟,
①利用索氏提取法或超聲萃取法對所檢測樣品進行前處理;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②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檢測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所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的進樣口溫度設定為180℃~350℃,載氣流速設定為0.5~2.0毫升/分鐘,色譜柱選擇非極性、弱極性或強極性柱,接口溫度設定為180℃~300℃;
③令經過前處理的所述樣品通過所述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的進樣口進入所述色譜柱中,進行程序升溫,從40℃~120℃開始,升溫至210℃~320℃,所述樣品分解產物的各組分被所述色譜柱分離;
④所述被色譜柱分離的樣品分解產物的各組分通過所述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的接口進入質譜檢測部分進行質譜檢測,所述質譜檢測的離子源采用電子轟擊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③中,所述程序升溫的最佳方式為,從40℃~120℃開始,以5~30℃/分鐘的速度升溫至150℃~210℃,保持一段時間;然后再以5~30℃/分鐘的速度升溫至210℃~320℃,保持一段時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一段時間為保持0+~10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質譜檢測的離子源轟擊能量為70eV,離子源溫度設定為200℃~3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檢測樣品進行前處理時,使用的溶劑為苯類、氯代烷烴類、酮類、醇類溶劑,其最佳溶劑為甲苯、苯、丙酮、異丙醇或四氯化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檢測樣品進行索氏提取的時間為1~20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檢測樣品進行索氏提取的最佳時間為3~10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檢測樣品進行超聲萃取的時間為1~8小時。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檢測樣品進行超聲萃取的最佳時間為1~4小時。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檢測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包括單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雙烷基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536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放電管照明設備
- 下一篇:堿性氯化物鍍鋅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