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線路板退錫廢水制備錫酸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5305.5 | 申請日: | 200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7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富強;朱兆華;王治軍;胡春林;鄧華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G19/00 | 分類號: | C01G19/00;C02F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34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線路板 廢水 制備 錫酸鈉 方法 | ||
1.一種利用線路板退錫廢水制備錫酸鈉的方法,將三種線路板退錫廢水回收利用有價金屬制備錫酸鈉,第一種是含有較多固體沉淀物的退錫廢水,此種沉淀物為白色,主要成分為錫石,上清液是含少量Cu的綠色溶液;第二種是綠色的混濁退錫廢水,此種退錫廢水的特點是溶液本身無明顯固體沉淀物,溶液呈溶膠狀,較粘稠,比重為1.42~1.48g/cm3,能穿濾普通濾紙,濾紙表面只留下少量粘糊狀雜物,含有Sn、Cu、Fe、Pb金屬元素,主要成分Sn為50~150g/L,Cu為30~50g/L,Fe為10~40g/L,Pb為40~60g/L;第三種是經長期存放自然沉淀后的退錫廢水,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淀,上清液主要含Cu,其他成分含量較少,主要成分Sn為0.10~1.00g/L,Cu為1.00~10.00g/L,Pb為0.001~0.100g/L,Fe為0.001~0.020g/L,Ni為0.001~0.010g/L;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收集來的所述的第一種、第三種退錫廢水中的任何一種或兩種一起歸并入第二種退錫廢水中,均衡水質;
(2)向退錫廢水中加入堿中和,pH值控制在6~10范圍內;
(3)將上述中和后的廢液過濾,得濾餅,濾液進入廢水處理系統進一步處理后達標排放;
(4)將步驟3所得濾餅加堿打漿,在850~950℃焙燒,焙燒時間為2.5~5.0小時;
(5)取焙燒干料,用水對其進行1~3級逆流浸出,料液比為1∶1.0~4.0,浸出溫度為88~92℃,浸出時間為2.0~2.5小時;所得浸出渣加水進行2~5級逆流浸出,浸出溫度為88~92℃,浸出時間為1.0~1.5小時;所得浸出液作為蒸發結晶前液,浸出渣再加水洗滌,洗滌液用于2~5級逆流的浸出渣脫堿,洗滌后的浸出渣進行穩定化處理后安全填埋;
(6)對步驟5所得的熱浸出液進行壓濾,濾液進行除雜處理;
(7)對除雜后的溶液體進行蒸發、濃縮、離心分離,再以10~15%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得到粗錫酸鈉產品;
(8)濃縮結晶得到的粗產品在100~110℃下干燥,時間2~3.0小時,得到錫酸鈉產品Na2SnO3·3H2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線路板退錫廢水制備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廢水處理,采用先加堿調節pH至10.0~12.0,再汽提蒸氨,所得污水進一步采用氯氧化法、加重金屬螯合劑的方法進行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線路板退錫廢水制備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打漿工藝段,采用膠體磨打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線路板退錫廢水制備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焙燒工藝段,先將溫度控制在100~200℃,20~30分鐘蒸干物料水分,然后再逐步升高至850~95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線路板退錫廢水制備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浸出渣進行穩定化處理采用加入硫化鈉的方式進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線路板退錫廢水制備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所述的濾液進行除雜處理采用加入過量的硫化鈉的方式進行,過量部分的硫化鈉再用一定量的雙氧水氧化。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線路板退錫廢水制備錫酸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8所述的干燥工藝段采用真空烘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530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