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995.2 | 申請日: | 200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3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明(設計)人: | 武高輝;陳蘇;張強;康鵬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1/10 | 分類號: | C22C1/10;B22D23/0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同恩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壓力 制備 金屬 復合材料 方法 | ||
1.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的設備由液壓油缸(1)、壓頭(2)、密封塞(3)、真空容器(4)、加熱體(5)、模具(8)和底座(9)組成,真空容器(4)設置在底座(9)上,真空容器(4)內設有加熱體(5),模具(8)的底端與底座(9)的頂端相連接,液壓油缸(1)設置在真空容器(4)的上部,壓頭(2)設置在液壓油缸(1)的下端,密封塞(3)設置在壓頭(2)的下端,密封塞(3)為石墨材料制成,密封塞(3)的直徑比模具(8)的內徑Φ大0.5mm~2.5mm,密封塞(3)上的壓頭(2)為實心金屬材料或內部有冷卻水管道的金屬材料制成,壓頭(2)的直徑比模具(8)的內徑Φ小0.5mm~10mm;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首先將金屬基復合材料的預制體(7)和金屬合金(6)放入到模具(8)內,預制體(7)的孔隙率在15%~90%之間,然后抽真空,使真空容器(4)內的真空度達到1Pa~10-3Pa,并將真空容器(4)內的溫度加熱至金屬合金熔點以上5℃~200℃,保溫10~90分鐘,模具(8)內的金屬合金(6)熔化后,啟動液壓油缸(1)推動壓頭(2)使密封塞(3)進入模具(8)內,模具(8)內的壓強為0.1MPa~200MPa,金屬液體在密封塞(3)的壓力作用下滲入到預制體(7)的孔隙內,保持壓力20~60分鐘,停止保溫和加熱,待真空容器(4)內溫度降至室溫,將模具(8)取出,利用車削方法將復合材料取出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制體(7)的孔隙率為20%~80%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制體(7)的孔隙率為30%~70%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制體(7)的孔隙率為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制體(7)的孔隙率為5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容器(4)內的真空度為1Pa。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容器(4)內的真空度為10-2Pa。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容器(4)內的真空度為10-1Pa。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8)內的壓強為10MPa~150MPa。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8)內的壓強為20MPa~130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9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