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水回灌井防堵塞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838.1 | 申請日: | 2008-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9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姚楊;姜益強;馬最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J3/08 | 分類號: | F24J3/08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同恩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水 回灌井防 堵塞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下水回灌井裝置。
背景技術
地下水源熱泵應用于工程實際已有60多年的歷史,在這60多年中時常暴露出回灌井失效問題。地下水回灌時常會出現回灌井堵塞,回灌井堵塞造成單井水量越灌越少,甚至灌而不下,這樣阻礙了地下水源熱泵的應用。
地下水源熱泵回灌的目的:
(1)、保護地下水資源,避免出現地質災害?;诘叵滤Y源嚴重短缺和長期超采的現狀,如果地下水源熱泵的回灌技術有問題,不能將100%的井水回灌到含水層內,那將會使現在已不樂觀的地下水資源狀況雪上加霜。在推廣地下水源熱泵的同時,會帶來和加速由于地下水超采引發的地下水位下降、含水層疏干、地面下沉、河道斷流、海水入侵等地質災害。
(2)、改善和提高淺層地能(熱)的利用效率。淺層地能(熱)一部分儲存在含水層的地下水中,而大部分儲存在含水層巖石骨架、頂層與底層巖土中,通過地下水源熱泵系統的回灌井把溫度較低的水注入含水層中,重新與含水層、頂層和底層巖土進行換熱,以此來提高淺層地能(熱)的利用率。
(3)、回灌保持含水層內的壓力,維護淺層地能(熱)的開采條件。地下水源熱泵若不能100%回灌地下水,其用水的實質變為地下水的一種人工排泄。當大量的地下水源熱泵被采用和長期運行,勢必會使含水層的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的小循環遭到破壞。眾所周知,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形成地下水運動的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過程。為此,地下水源熱泵必須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確保置換冷量或熱量后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層,以保持含水層的壓力與穩定的出水量。
回灌能力下降的原因是井孔、巖石表面和地層結構內發生堵塞。引起堵塞的因素有:懸浮物堵塞、氣泡堵塞、化學沉淀堵塞、微生物的生長、含水層細顆粒介質重組等。其中控制回灌水中懸浮固體物的含量是防止回灌井堵塞的首要因素。由于水中含有的懸浮物顆粒在回灌壓力作用下,附著于回灌井的井壁或進入含水層的孔隙而影響回灌能力。當細小顆粒被吸附于井壁上時,會形成塊狀物,此時,可通過回揚和酸洗手段來消解;而當運動的細小顆粒在地層中的某一位置由于壓力和流速不能維持顆粒的正常運動,而使顆粒被駐留,形成阻擋的環狀區域,當發生這種堵塞時,盡管采用回揚措施,通常也是不可消除的。為了防止回灌井的堵塞,每年至少要檢修一次井,現存熱泵的井的過濾裝置在井下,要停機拿出才能清洗,清洗時需將井管抽出,清洗檢修費時、費錢,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回灌井堵塞造成單井水量越灌越少,甚至灌而不下,井管過濾裝置設在地下,清洗檢修不便,阻礙地下水源熱泵應用的問題,提供一種地下水回灌井防堵塞系統。
本發明包括第一水井、第一級旋流除砂器、兩個第二級過濾器、第二水井和水源熱泵換熱機構,第一水井通過管路與第一級旋流除砂器連接,兩個第二級過濾器并聯后一端通過管路與第一級旋流除砂器的輸出端連接,另一端通過管路與水源熱泵換熱機構的輸入端連接,水源熱泵換熱機構通過管路與第二水井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是:由于本發明設置了第一級旋流除砂器和第二級過濾器,可將第一水井中的懸浮物過濾,防止了細砂等懸浮物堵塞第二水井,避免了單井水量越灌越少和灌而不下,第二級過濾器具有不停機反沖洗功能,可以不停機進行自清洗,使清洗檢修更容易,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使得地下水源熱泵得以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地下水回灌井防堵塞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8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切割厚度可調的甜菜切頂裝置
- 下一篇:支持動態字節長度的存儲器存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