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無機膠粘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639.0 | 申請日: | 2008-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7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馮吉才;趙磊;張麗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J1/00 | 分類號: | C09J1/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榮玲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無機 膠粘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機膠粘劑。
背景技術
現有膠粘劑存在耐熱性差、膠接金屬材料和非金屬復合材料的連接強度低 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膠粘劑存在耐熱性差、膠接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的 連接強度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耐高溫無機膠粘劑。
本發明的耐高溫無機膠粘劑由無機溶劑和固化增韌劑按照1∶0.7~1.5的質 量比組成;其中無機溶劑為磷酸鋁與氧化銅的反應溶液、水玻璃或磷酸鋁溶液; 固化增韌劑按照重量份由50~95份的無機固化劑和5~50份的增韌增強劑組成; 無機固化劑為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硅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增韌增強劑為 納米碳粉、Al-Si合金粉、Ni粉、硼粉、硅粉、碳纖維、石英纖維、硅酸鋁纖 維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本發明的耐高溫無機膠粘劑操作簡單。本發明的耐高溫無機膠粘劑通過加 入無機固化劑和增韌增強劑降低膠粘劑的熱膨脹系數,提高了膠粘劑的抗燒蝕 和抗熱沖擊的能力,使膠粘劑具有抗酸、堿腐蝕的性能;通過纖維進行膠層的 增韌及強度的增加。膠粘劑中的粉料與無機溶劑的強烈粘附作用實現了抗老化 的粘接效果;用本發明的耐高溫無機膠粘劑連接金屬材料和非金屬復合材料連 接面的連接強度在室溫下可達到25MPa,在500℃的高溫下連接面的連接強度 為14.2~15MPa,而現有膠粘劑在室溫下的連接強度僅為20MPa,在300℃以 上就不能正常使用,說明本發明的耐高溫無機膠粘劑的耐熱性能好。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的耐高溫無機膠粘劑由無機溶劑和固化增韌 劑按照1∶0.7~1.5的質量比組成;其中無機溶劑為磷酸鋁與氧化銅的反應溶液、 水玻璃或磷酸鋁溶液;固化增韌劑按照重量份由50~95份的無機固化劑和5~50 份的增韌增強劑組成;無機固化劑為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硅中的一種或幾種 的組合;增韌增強劑為納米碳粉、Al-Si合金粉、Ni粉、硼粉、硅粉、碳纖維、 石英纖維、硅酸鋁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本實施方式中無機固化劑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時按任意比混合。
本實施方式中氧化鋁、氧化鋯或和氧化硅的粒徑均為400~1100目。
本實施方式中增韌增強劑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時按任意比混合。
本實施方式的Al-Si合金粉的質量成分為按照重量百分比由12%的Al和 88%的Si組成。
本實施方式中納米碳粉、Al-Si合金粉、Ni粉、硼粉或和硅粉的粒徑均為 400~1100目,碳纖維束、石英纖維或和硅酸鋁纖維的直徑均為4~10μm。
本實施方式的耐高溫無機膠粘劑可用于各類復合材料之間、非金屬復合材 料與金屬之間及金屬與金屬之間接合面的耐高溫粘接,在500℃的高溫下仍然 有好的膠接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為:水玻璃的模 數為2~3。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為:無機溶劑磷 酸鋁溶液的質量濃度為4%~5%。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為:磷酸鋁與氧 化銅的反應溶液按3~4.5mL的磷酸鋁(質量濃度為4%~5%)與1g氧化銅的比例 混合,并在室溫環境下反應0.5~10min得到。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為:耐高溫無機 膠粘劑由無機溶劑和固化增韌劑按照1∶0.9~1.3的質量比組成的。其它與具體 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為:耐高溫無機 膠粘劑由無機溶劑和固化增韌劑按照1∶1.1的質量比組成的。其它與具體實 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為:固化增韌劑 按照重量份由65~80份的無機固化劑和20~35份的增韌增強劑組成。其它與具 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為:固化增韌劑 按照重量份由72份的無機固化劑和28份的增韌增強劑組成。其它與具體實施 方式一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6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