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煮飯機器人及煮飯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446.5 | 申請日: | 2008-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74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1 |
| 發明(設計)人: | 房國志;朱林;王金波;楊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40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煮飯 機器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基于GSM網絡控制的智能家用電器,具體涉及一種智能煮 飯機器人。機器利用該專用設備進行煮飯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智能家用電器正處于發展的階段,普遍存在著功能簡單,智能化程 度不高,成本高,標準不統一等缺點。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智能家用電器市 場發展的緩慢。在者,現有智能家用電器在遠程控制方面多使用的是RF無線 收發模式,實現不了更遠距離上的控制,如在辦公室實現對家用電器的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煮飯機器人,即智能煮飯方法,成本低、操 作簡單,智能化程度高。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智能煮飯機器人,其組成包括:煮飯裝置,所述的煮飯裝置帶有壓力傳感 器底座,所述的煮飯裝置連接輸送通道、排氣通道,所述的輸送通道分別連接 儲水容器、儲米容器,所述的輸送通道上具有閥門,所述的閥門、煮飯裝置、 帶有壓力傳感器底座分別連接主控板。
所述的智能煮飯機器人,所述的主控板包括微處理器、顯示模塊、GSM模 塊、鍵盤、AD轉換模塊,其各組成部分間具有電路連接關系。
所述的智能煮飯機器人,所述的GSM模塊具有引腳連接SIM卡。
一種智能煮飯的方法,采用遠程控制或直接控制模式,所述的遠程控制是 用手機短信方式進行控制,所述的直接控制模式是通過所述的鍵盤進行手動設 置,當所述的主控板內部的GSM模塊接收到信號后通過串口UART向所述的 微處理器發送數據,微處理器采取中斷法來接收,同時在主程序中循環發送AT 指令用來讀取短信息,短消息經過解碼來識別出具體的內容,然后微處理器刪 除最后一個位置的短信,微處理器根據接收到的短信內容計算出米和水的量還 有煮飯時刻,煮飯時刻一到,微處理器利用輸入輸出接口GPIO打開儲米容器 的閥門,米順著輸送管道到達煮飯裝置中,米落在煮飯裝置底下的壓力傳感器 上面會產生電壓,此電壓值經過A/D模塊轉換器變成一個數字量表示米的重量, 再經GPIO傳給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在米的重量到達給定值時關閉儲米容器的 閥門,接著打開儲水容器的閥門,水從輸送管道流向煮飯裝置中,當水量到達 指定值,微處理器發送指令關閉儲水容器的閥門停止進水,然后封閉煮飯裝置 開始煮飯,煮飯完成后自動進入保溫狀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充分利用現有的、日漸低廉且性能穩定可靠的GSM網絡,使用短信指 令實現GSM模塊與微處理器之間的通信,進而控制整個系統的工作,實現了更 遠距離的控制。利用GSM網絡控制家電有利于系統的進一部擴展,有利于統一 標準,可以實現對其他更多家用電器智能控制。
2.使用功耗更低、性能更好的微處理器,降低了系統功耗,提高了系統穩 定性,且為智能控制的實現提供了硬件基礎。
3.煮飯裝置軟件上采用模糊控制理論,使煮飯機器人模擬人的思維方式。 主控微處理器嵌入實時系統(RTOS)μC/OSII,增加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能。微處理器自帶了實時時鐘,可以使用鍵盤和顯示模塊設置定時煮飯和用 餐人數,系統根據各項設置參數來控制煮飯過程。
4.由于本產品采用了更先進的微處理器和控制方法,結合使用成熟的GSM 網絡技術和模糊控制理論,使得本產品更加智能化,且操作十分簡單,又在成 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與現有標準相統一且有更大升級空間,有利于推廣使 用。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產品硬件電路連接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產品電源部分電路原理圖。
附圖4是本產品模擬信號調理電路原理圖。
附圖5是本產品串行接口部分電路原理圖。
附圖6是本產品GSM模塊及其外圍電路原理圖。
附圖7是本產品ARM及其外圍電路原理圖。
附圖8是本產品內部程序主體流程圖。
根據電子線路制圖規范,以上各電路原理圖中相同的引腳具有連接關系。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未經哈爾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4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