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卷形驅動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205.0 | 申請日: | 2008-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2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冷勁松;劉彥菊;施亮;劉立武;張震;于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N1/00 | 分類號: | H02N1/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同恩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驅動器。
背景技術
現有驅動器的驅動方式大都采用機械驅動、液壓驅動、電機驅動,這些種驅動器所需響應時間長、產生噪音大、體積大、重量大、耗電量大、機械結構復雜、柔性差、仿生性能差,而且現有驅動器很難在航空航天、人工肌肉、面部表情仿真等領域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現有驅動器所需響應時間長、產生噪音大、體積大、重量大、耗電量大、機械結構復雜、柔性差、仿生性能差的問題,提供一種卷形驅動器。
本發明包括固定軸1、軟彈簧2、復合膜3和兩個大頭針6,復合膜3由第一層薄膜31、第一層碳電極32、第二層薄膜33和第二層碳電極34組成,第一層薄膜31的右側面上涂覆第一層碳電極32,第二層薄膜33粘在第一層碳電極32的右側面上,第二層碳電極34涂覆在第二層薄膜33的右側面上,軟彈簧2套裝在固定軸1上,復合膜3纏繞在軟彈簧2的外表面上,兩個大頭針6分別穿在纏好的復合膜3的上下端。
本發明的優點是:一、由于本發明采用了復合膜3作為驅動元件,所以本發明具有響應時間短、噪音小、驅動力大、耗電量小、仿生性能優異等優點。二、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三、本發明在面部表情、航空航天、機器人、機器昆蟲、人工肌肉、噪聲控制、觸覺接口、肌肉的復位與增長、液體和氣體流量控制等眾多領域有廣泛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剖視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復合膜3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K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固定軸1、軟彈簧2、復合膜3和兩個大頭針6組成,復合膜3由第一層薄膜31、第一層碳電極32、第二層薄膜33和第二層碳電極34組成,第一層薄膜31的右側面上涂覆第一層碳電極32,第二層薄膜33粘在第一層碳電極32的右側面上,第二層碳電極34涂覆在第二層薄膜33的右側面上,軟彈簧2套裝在固定軸1上,復合膜3纏繞在軟彈簧2的外表面上,兩個大頭針6分別穿在纏好的復合膜3的上下端。由第一層薄膜31、第一層碳電極32、第二層薄膜33和第二層碳電極34構成的復合膜3在軟彈簧2上纏繞時,將第一層薄膜31挨著軟彈簧2進行纏繞。這樣設計使本發明具有電致活性變形的功能;大頭針6的作用是防止薄膜的回復力使驅動器變形。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層薄膜31和第二層薄膜33的材質為丙烯酸。丙烯酸是一種新型智能高分子材料,它是電致活性聚合物介電彈性體材料的一種,丙烯酸材料能夠在外加電場作用下,通過材料內部結構改變而伸縮、彎曲、束緊、膨脹,和生物肌肉十分相似,因此獲得了人工肌肉的美譽。丙烯酸材料具有超大變形、高彈性能密度、高效率、超短反應時間、高疲勞壽命等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3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層薄膜31和第二層薄膜33為拉伸過的薄膜,其拉伸量為:橫向(即x方向)拉伸率為3,縱向(即y方向)拉伸率為6.5,第一層薄膜31和第二層薄膜33拉伸前的厚度為1mm,薄膜拉伸時,將丙烯酸薄膜放到雙向拉伸機構上夾緊,同時拉動水平方向的滑塊,使得橫向(即x方向)的預拉伸率為3,即橫向的薄膜長度變為原來橫向長度的3倍,固定滑塊后,拉動豎直方向的滑塊,使得豎直方向的預拉伸率為6.5,即把縱向(即y方向)的薄膜長度變為原來縱向長度的6.5倍。這樣總體面積增大約20倍,而厚度減少約20倍,達到了降低薄膜厚度的要求,而且這樣拉伸,薄膜比較均勻,沒有奇異點,施加電壓后,很難產生應力集中效應,薄膜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會大大提高。拉伸過的薄膜變薄后具有反應時間短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是外露在縱向端面的第一層碳電極32為負極35,外露在縱向端面的第二層碳電極34為正極36。這樣設計便于施加電壓。
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它還增加有兩個鋁箔7,兩個鋁箔7分別與第一層碳電極32上的負極35和第二層碳電極34上的正極36連接。這樣設計便于通電和施加電壓。
具體實施方式六: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它還增加有蠟層4,蠟層4涂在復合膜3的最外層上,即第二層碳電極34的外表面上。蠟層4是為使驅動器與外部絕緣。
具體實施方式七: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它還增加有兩個膠帶5,兩個膠帶5分別設置在復合膜3的上、下端面上。膠帶5能防止驅動器短路。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在第一層碳電極32和第二層碳電極34上施加電壓后,由于靜電力作用,第一層碳電極32和第二層碳電極34上的異性電荷相互吸引,第一層碳電極32和第二層碳電極34上的同性電荷相互排斥,纏繞在軟彈簧2上的第一層薄膜31和第二層薄膜33將沿電壓施加的方向產生收縮,而在垂直于電壓施加的方向擴展延伸,產生較大的垂直于電場方向的應變,這樣卷形驅動器的每一層面積變大而厚度變小,使得驅動器整體產生拉伸變形。當不施加電壓時,驅動器恢復原狀。隨著電壓的變化,驅動器的拉伸形變發生變化,進而產生不同的驅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2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芳香族聚酯的制造
- 下一篇:新型螺旋瓦斯管成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