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179.1 | 申請日: | 2008-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442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明毅;佟立波;常海;吳昆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B1/38 | 分類號: | B21B1/38;B21B37/74;B21B37/58;B21B47/00;C21D9/46;C21D11/00;C23G5/02;C23G1/22;C23G1/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金永煥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細晶鎂 層狀 復合 板材 制備 方法 | ||
1、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實施:一、對鎂或鎂合金板與鈦或鈦合金板表面進行清理;二、將清理后的鎂或鎂合金板與鈦或鈦合金板以2+m形式交替疊放;三、將疊放好的復合板材置于電阻爐中,在200~400℃的條件下保溫5~60min進行退火處理;四、取出退火后的復合板材置于軋機上,在25~500℃的條件下,以50%的道次壓下量進行軋制;五、將軋制后的板材切成等同的兩部分,切邊去毛刺,然后重復操作步驟一到步驟四進行n道次累積疊軋;六、將累積疊軋所得復合板材置于電阻爐中,在100~500℃的條件下保溫5~120min進行退火處理,即得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步驟二中m≥0;步驟二中鎂或鎂合金板與鈦或鈦合金板單層厚度比為1~100∶1;步驟二中疊放后復合板材的厚度小于20mm;步驟五中n≥1;步驟五中最后一次疊軋時,最外側兩端的板材均為鈦或鈦合金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用鈦或鈦合金板為可變形商業純鈦、α型鈦合金、β型鈦合金或α+β型鈦合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對鎂或鎂合金板與鈦或鈦合金板表面進行清理,首先用丙酮溶液擦洗鎂或鎂合金板與鈦或鈦合金板表面,再將鎂或鎂合金板放入NaOH溶液中清洗10~30min,再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晾干;將鈦或鈦合金板放入HNO3與HF混合溶液中清洗10~20min,再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晾干;然后用鋼絲刷對晾干后的鎂或鎂合金板與鈦或鈦合金板進行表面打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鎂或鎂合金板單層厚度為1~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鎂或鎂合金板與鈦或鈦合金板厚度比為45∶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將疊放后的板材進行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在300℃的條件下保溫8min進行退火處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在300℃的條件下,以50%的道次壓下量進行軋制。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n道次累積疊軋后,累積應變量為εn=0.8n。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晶鎂/鈦層狀復合板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六中在300℃的條件下保溫10min進行退火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17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