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ABS故障模擬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020.X | 申請日: | 2008-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1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遠;周洪亮;李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G01L5/28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哈科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婭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abs 故障 模擬 系統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ABS故障模擬技術。
(二)背景技術
ABS(Anti-Iock?Braking?System,制動防抱死系統)是保障汽車行駛安全的核心部件,應具有自診斷和保護功能以防止出現故障時制動失靈而導致事故。ABS不但應有高可靠的硬件設計技術,還應具備高可靠的故障處理能力。ABS故障模擬技術正是為評測其故障處理能力而開發的,應能通過產生各種隨機故障,以檢驗ABS對其自身硬件、外部傳感器或執行機構產生故障時的處理時間和處理方式是否正確。該項技術可用于完善ABS綜合性能測試設備的評測功能或獨立進行ABS故障處理能力的測試。而現有的ABS綜合性能測試設備只能對ABS控制算法的綜合性能進行測試與分析,以檢驗ABS的控制算法或參數設定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或評判ABS的綜合性能指標。這些設備缺少ABS故障模擬技術,難以滿足對ABS故障處理能力的評測要求。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清晰、成本低廉,既可獨立應用,又可與ABS綜合性能測試設備結合形成完整ABS性能測試系統的ABS故障模擬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故障模擬控制單元和故障生成單元兩部分,故障模擬控制單元由人機交互界面4a、ABS狀態預估模塊4b、控制指令生成及發送單元4c和信號處理電路4d組成,故障生成單元由控制指令解碼及控制信號發送模塊4e和故障生成電路4f組成,制動系統傳感器信號1的輸出端連接故障模擬控制單元的信號處理電路4d,信號處理電路4d的輸出端電信號連接ABS狀態預估模塊4b,人機交互界面4a連接外部輸入設備和ABS狀態預估模塊4b的輸出端,人機交互界面4a的輸出端連接控制指令生成及發送技術4c的輸入端,控制指令生成及發送技術4c的輸出端通過總線連接故障生成單元的控制指令解碼及控制信號發送模塊4e,控制指令解碼及控制信號發送模塊4e的輸出端連接故障生成電路4f,故障生成電路4f處于ABS電子控制單元3和制動系統的傳感器1、執行機構2的之間,通過線束連接。
本發明還有這樣一些技術特征:
1、所述的故障生成技術5由故障生成單元背板5a和繼電器板5b兩部分組成,故障生成單元背板5a包括接收故障模擬控制單元4的單片機5aa和連接控制繼電器板5b的接口擴展芯片5ab,繼電器板5b包括一組繼電器5be~5bj組成的開關單元、通過插件與故障模擬背板5a連接的接口5ba和用于驅動繼電器動作的繼電器驅動5bb(ULN2003),接口一5bc和接口二5bd分別與被測試的ABS電子控制單元3和ABS傳感器1和執行機構2連接。
本發明可用于產生ABS自身和傳感器、執行機構在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故障,為ABS可靠性評測提供了一種技術手段。
本發明可實現ABS傳感器和執行機構的斷路、短路、高端與電源短路、高端與地短路、低端與電源短路、低端與地短路的控制,ABS驅動電路的失效控制以及產生各種故障的時序控制。該項技術由故障控制技術、故障生成技術組成。故障控制技術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和對ABS信號、制動信號的實時監測,生成故障測試指令,以確定需要模擬的故障和產生故障的時序,并生成相應的控制指令;故障生成技術解析控制指令,形成故障執行機構的控制信號,通過硬件電路實現需要模擬的故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為開發和測試ABS的可靠性提供了一種方法,用于產生ABS自身和傳感器、執行機構在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故障,為ABS可靠性評測提供了一種技術手段。該項發明具有結構清晰、實現成本低的特點,即可獨立應用,又可與ABS綜合性能測試設備結合,形成完整的ABS性能測試系統。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ABS電子控制單元故障模擬系統的方框圖;
圖2為故障生成技術電路原理圖;
圖3為ABS控制狀態無法維持故障事件流程圖;
圖4為未來ABS控制狀態無法實現的故障事件流程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02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