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3650.5 | 申請日: | 2008-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369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占海華;沈云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國仙 |
| 主分類號: | D01D5/28 | 分類號: | D01D5/28;D01D1/04;D01D1/10;D01F1/04;D01F8/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賽科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桂名 |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紹興市人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面料 用超細 多色 滌綸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
(二)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和汽車行業內部競爭的日趨加劇,對于汽車輔 助材料之一的汽車內飾面料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適性、功能性、裝 飾性和環保性的集成體現就成為新型汽車內飾面料的最高要求。
海島型超細纖維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發,最初主要用來生產仿麂皮 絨織物。1970年日本東麗公司首先向市場推出了溶離型超細纖維(海島型超 細纖維)制造的人造鹿皮織物“ECSAINA″。1972年日本中紡公司也成功開 發了溶離型滌-錦復合纖維。近年來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美國和意大利等 都進行了開發生產。日本、美國、歐洲地區海島型超細纖維均已工業化生產, 技術相對完善,韓國、我國臺灣省也有一些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產品。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究海島型復合超細纖維,但到90年代才有 實質性進展。儀征化纖公司處于開發海島纖維長絲的前列,現已形成規模性生 產。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此類纖維最重要的生產國,產品主要是定島型的海 島型超細纖維,線密度在0.11~0.011dtex。雖然我國已經有研制生產汽車內 飾面料用超細纖維的嘗試,但現有汽車內飾面料存在色牢度低,后處理環保 性差、功能持久性短和風格單調等缺點,整個復合紡絲工藝仍需進一步研究 優化。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色牢度、環保、手感舒適的汽車 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
所述的汽車內飾面料用超細多色滌綸,由下述步驟制備而得:
(1)聚酯半消光切片與色母粒按比例混合后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島組 分熔體;
(2)水溶性聚酯切片經擠壓熔融,再經過濾得到海組分熔體;
(3)將島組分熔體與海組分熔體分別計量后進行海島型復合紡絲,然后冷卻、 上油、卷繞得預取向半成品絲,再空變或加彈而得成品。
除非另有指明,本發明中聚酯簡稱為PET,水溶性聚酯簡稱為COPET,預 取向半成品絲簡稱為POY。
進一步,所述的色母粒為高色牢度色母粒,其中顏料含量為45~55%。色 母粒顏料含量高、顏色鮮艷,使用時有著極佳的熔融混煉分散性和穩定性, 并使產品有最高的機械強度保持率。但色母粒顏料含量越高,對色料的分散 性要求越高,故經過平衡比較,顏料含量為45~55%為最適宜。
進一步,步驟(1)中聚酯半消光切片擠壓熔融前進行預結晶干燥,結晶 溫度在160~180℃,結晶時間在30~40分鐘;干燥溫度在150~170℃,干 燥時間在6~8小時,干燥后聚酯切片含水率在20ppm以下。
進一步,步驟(1)中色母粒擠壓熔融前進行干燥,干燥溫度在100~150℃, 干燥時間在8~12小時,干燥后色母粒含水率在20ppm以下。
進一步,步驟(1)中聚酯半消光切片與色母粒的重量比為90~99∶10~ 1,具體將根據不同的顏色要求而定。
進一步,步驟(2)中水溶性聚酯切片擠壓熔融前進行預結晶干燥,預結 晶溫度為130~140℃,結晶時間在30~40分鐘,結晶度為36%~40%;干 燥溫度在110~125℃,干燥時間在13~20小時,干燥后水溶性聚酯切片含水 率在30PPM以下。
進一步,步驟(3)復合紡絲過程中,相對于不同聚酯的熔點來說,采用 聚酯高溫熔融、低溫紡絲和水溶性聚酯低溫熔融、高溫紡絲的工藝進行,海 組分熔體的表觀粘度低于島組分熔體的表觀粘度。對于海島型復合超細纖維, 在COPET、PET復合紡絲的過程中,要求它們在熔融狀態下表現粘度比較接近, 但PET表觀粘度仍需比COPET高一些,否則會影響島組分PET的圓整度。如 果兩種組分的表現粘度相差太大,在紡絲的過程中會出現熔體彎曲現象,并 向高粘度側彎曲,嚴重時甚至粘附于噴絲板表面,很難進行紡絲。因為COPET 的表現粘度低于常規PET的表觀粘度,為了保證紡絲時兩種組分表觀粘度接 近,應使PET熔體降解大,COPET熔體降解小,所以在紡絲過程中,采用PET 高溫熔融、低溫紡絲和COPET低溫熔融、高溫紡絲的工藝進行控制。
進一步,在步驟(3)復合紡絲過程中,紡絲速度控制在3000m/min以下。 由于本發明的產品是超細旦絲,卷繞速度太高會造成可紡性變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國仙,未經何國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36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麻將撲克一體機的旋轉機構
- 下一篇:廢熱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