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頂置平行流迎風式客車空調的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3508.0 | 申請日: | 2008-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323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馮羅平;馮金祥;徐國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祥和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401浙江省富陽***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行 迎風 客車 空調 構造 | ||
1.一種頂置平行流迎風式客車空調的構造,其特征是:將機體的組成,分為殼體、蒸發機組、冷凝機組三個主要組件,且以殼體的底座底面跟客車車箱的頂面相接觸安裝與使用,以此形成頂置形式;機體的殼體組件,設有底座、分室墻、蒸發室蓋、冷凝室蓋,且底座跟分室墻聯體或分體、底座跟蒸發室蓋與冷凝室蓋分體,成為殼體的具體組成部件與組成形式,直接在殼體的底座頂面,以分別能安裝蒸發機組、冷凝機組,設置蒸發室安裝口、冷凝室安裝口、蒸發室蓋和冷凝室蓋,蒸發室蓋和冷凝室蓋,用螺釘固定的方式安裝,并且,用第一分室墻,將殼體分隔成分別能容納蒸發機組、冷凝機組的蒸發室與冷凝室,將機體分隔成在蒸發室內裝入蒸發機組后形成的蒸發室部分、在冷凝室內裝入冷凝機組后形成的冷凝室部分;機體的冷凝室部分,以冷卻風流動路線的風向偏角按小于180°確定,設置并順序排列迎風口、進風口/通風口、排風口,安裝平行流冷凝器與風扇,對冷凝室部分的殼體,將用于迎自然風為冷卻風的迎風口,以方便迎接大風量的自然風,直接設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底座前側面,將用于給平行流冷凝器提供大風量冷卻風的進風口或用于為平行流冷凝器大風量通風的通風口,以能方便安裝平行流冷凝器和為平行流冷凝器提供大風量流通條件,直接設置在冷凝室部分的第二分室墻上,將用于排出熱風的排風口,以能順利排放熱風,直接設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冷凝室蓋上,將用于分隔冷凝室的第二分室墻,以使冷凝器芯體兩邊的冷卻風流動路線的風向偏角之和盡可能小,設置在冷凝室部分的底座上,并且,將冷凝室部分的冷凝室,以排風口、迎風口各在一邊,用冷凝室內的第二分室墻和平行流冷凝器,分隔成設有迎風口的進風室與設有排風口的排風室,對冷凝室部分的冷凝機組,將冷凝機組分為在同一件冷凝器芯體內設有或者以多件冷凝器芯體劃分成多個冷凝區域的平行流冷凝器、進汽管、出液管、儲液罐、三通、風扇組成部件,將平行流冷凝器,以能充分接受與流通大風量冷卻風、跟第二分室墻聯成整體分隔冷凝室,安裝在第二分室墻的進風口/通風口上,將從蒸發室內穿過第一分室墻通入到冷凝室的進汽管,跟冷凝器芯體的進汽口連接,將儲液罐,以兩端分別跟兩條出液管連接,且以一端的出液管及三通跟冷凝器芯體的出液口連接、另一端的出液管穿過第一分室墻后通入蒸發室,對冷凝室部分的風扇,將風扇及導線束,以順利排出熱風,用螺釘固定的方式,安裝在排風口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祥和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祥和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350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包裝容器的易拉蓋
- 下一篇:一種現澆砼填充用輕質胎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