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盲式縫線打結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2826.5 | 申請日: | 200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121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陸軍忠;朱小穎;華斌;華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斌;李偉 |
| 主分類號: | A61B17/04 | 分類號: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銀益 |
| 地址: | 311400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縫線 打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外科手術用的盲式縫線打結器。
背景技術
縫線打結是外科手術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結實、可靠的線結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臨床上所用的打結方法有手法打結和器械打結兩種。前者在外科醫生的手指不能夠到的情況下難以完成,故不適用于深部打結;器械打結適用于深部操作,常見有推結法和套結法兩種方式,均需要在直視情況下完成。前者是在手法打結后,由醫生一手捏住縫線的一臂,另一手用推結器把由助手捏持的線結縫線的另一臂推下,然后退出推結器,再用相同的手法推第二個線結。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完成深部線結的生成,但由于在深部通常無法夾住第一個線結,有時會使其松脫,導致整個線結的失敗,從而引起嚴重后果;而套結法通常只適用于深部組織或血管殘端的結扎,是將預先制好的滑結沿線結縫線的一臂推下,完成線結的生成,對于非殘斷性組織或部位,如普通的單純或“8”字縫合等并不適用。目前,國內外尚無能夠在盲視或直視條件下,完成深部組織上普通的縫合(比如上述的單純或“8”字縫合等)線結的生成,同時又能保證線結不會松脫的縫線打結器出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盲式縫線打結器。該打結器能夠在比一般情況下小得多的空間內,直視或盲視地完成體腔內或深部組織上質量可靠的線結生成,用以滿足外科臨床特殊條件下的打結要求,提高手術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盲式縫線打結器,包括推結器和夾結器,所述推結器包括一空心的外套管,在外套管的端部外面對稱地設有一對套線耳;所述夾結器套入外套管當中,二者沿軸向活動相連。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夾結器包括空心的外管和套在外管內作軸向運動的推桿;所述推桿的端部設有一個夾件裝置。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夾件裝置為一活動固定在推桿底端的活動夾結唇,與之相對的固定夾結唇與夾結底盤相連;所述夾結底盤固定在外管的底端。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夾結底盤上設有夾線口。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夾線口為圓形孔。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夾結唇和活動夾結唇的咬合表面設有嚙齒。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軸向設有至少一條導向槽;與導向槽配套的導向鋼珠安裝在外套管的管壁內。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外管的末端相連有手柄;所述手柄與兩個套手指的指環相配套;所述指環固定在所述外套管上并與所述套線耳所在的平面垂直。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手柄相連有復位彈簧。
作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一種改進,所述套線耳為圓形孔。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線結的生成可在非直視下完成,滿足微創外科對操作空間小、操作質量要求嚴的技術要求。生成的線結質量可靠,不會松脫。這是由于在第一個線結生成后即被夾結器夾住,第二個線結推下后夾結器才被松開,從而保證了線結的生成質量。對操作空間的要求低,僅需直徑1.5厘米左右的進出通道即可完成操作。打結器末端的手柄加指環的構造形狀,更利于操作者的靈活運力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盲式縫線打結器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俯視圖。
圖3為圖2的左視圖。
圖4為圖1中夾結器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固定夾結唇、2活動夾結唇、3套管、31導向槽、32鋼珠、4推桿、5外套管、51套線耳、6夾結底盤、61夾線口、62嚙齒、7指環、8復位彈簧、9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具體的實施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斌;李偉,未經華斌;李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282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