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玻璃微-納流控一體化芯片的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2585.4 | 申請日: | 2008-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4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何巧紅;陳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5/00 | 分類號: | G01N35/00;G01N3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輝地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納流控 一體化 芯片 制作方法 | ||
1.一種玻璃微-納流控一體化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分別設計、制作微米通道和納米通道圖案的掩膜;采用二次標準紫外光刻和化學濕法刻蝕技術,在同一塊玻璃基片上制作微米和納米通道網絡結構;所制備的芯片由上下兩片玻璃組成,一片是帶有微米和納米通道的玻璃基片,另一片是相同材料的玻璃蓋片,基片和蓋片在室溫下封合形成微-納米通道一體化的玻璃芯片:其制作步驟為:
(1)在玻璃基片上加工微米通道:第一次利用標準紫外光刻和化學濕法刻蝕技術,在玻璃基片上經過曝光、顯影、定影、老化光膠、去鉻、刻蝕幾個步驟,加工形成微米通道,所述第一次光刻,是將微米通道的圖案轉移至涂有鉻層和光膠層的玻璃基片上,第一次顯影時顯影液為0.5%w/w的NaOH水溶液,第一次化學刻蝕液的組成為1mol·L-1HF、0.5mol·L-1NH4F和0.5mol·L-1HNO3的混合溶液;
(2)在形成微米通道的玻璃基片上加工形成納米通道:用丙酮去除帶有微米通道的基片上的光膠,清洗干凈,吹干,在玻璃基片上重新甩上光膠并固化光膠;第二次利用標準紫外光刻和化學濕法刻蝕技術,在玻璃基片上經過曝光、顯影、定影、老化光膠、去鉻、刻蝕幾個步驟,加工形成納米通道,所述第二次光刻,是將掩膜納米通道的圖案轉移至涂有鉻層和新光膠層的玻璃基片上,第二次顯影時顯影液為0.7%w/w的NaOH水溶液,第二次化學刻蝕液的組成為1.5×10-2mol·L-1HF、7.5×10-3mol·L-1NH4F和7.5×10-3mol·L-1HNO3的混合溶液;
(3)基片和蓋片的封合:分別用丙酮和去鉻液除去上述步驟(2)基片上的光膠和鉻,獲得帶有微米和納米通道的玻璃基片;用鉆頭在基片相應的位置上打出試樣引入小孔;清洗基片和蓋片,在去離子水的水流下兩片結合,室溫下靜置1-3天,獲得玻璃微-納流控一體化芯片。
2.根據權利1中所述的玻璃微-納流控一體化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Cowl?draw軟件分別設計微米和納米通道圖案,采用分辨率在5080dpi以上的激光排照機,打印出帶有圖案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膠片作為光刻掩膜。
3.根據權利1或2所述的玻璃微-納流控一體化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定影需要定影液,所述的定影液為去離子水,老化光膠,將基片放入烘箱中,在110℃放置15分鐘。
4.根據權利1所述的玻璃微-納流控一體化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化光膠,將基片放入烘箱中,90℃下放置30分鐘,使光膠固化。
5.根據權利1所述的玻璃微-納流控一體化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去鉻:去鉻液由25g硝酸鈰銨、6.45mL濃度為70%的高氯酸和110mLH2O混合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258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獲取方法、網關代理以及網絡系統
- 下一篇:一種運動目標檢測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