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的方法及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1785.8 | 申請日: | 2008-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4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泮進明;應義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4 | 分類號: | B01D53/8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植物 復合 凈化 臭氣 廢氣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物過濾器中填充水和作為微生物附著生長的介質,接種能降解臭氣廢氣所含污染物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微生物,同時選擇一種或一種以上能吸收微生物降解臭氣廢氣過程中新生成的產物的植物漂浮種植在生物過濾器水面,形成復合液相生物過濾器,使用時臭氣廢氣從分布在復合液相生物過濾器底部的進氣孔輸入,再經過氣體分布板后分散上浮,不斷混合水體和介質而使微生物得以均勻分布,臭氣廢氣在上浮過程中所含的污染物溶于水中并被附著于介質及游離態的微生物吸收降解,降解產物被植物吸收作為生長養分,臭氣廢氣中所含的氧氣為微生物和植物供氧,收獲時或因氣候原因被迫更替時收割植物的莖、葉和根加以利用,再種植新的植物,從而使臭氣廢氣得以凈化并避免二次污染。
2、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氣泵(1),流量計(2),進氣干管(3),帶出氣孔(5)的進氣支管(4),氣體分布板(6),植物(7),介質(8),漂浮栽培載體(9),水(10)和生物過濾器(11);生物過濾器(11)內填充水(10)和附著有微生物的介質(8),在水面上依靠漂浮栽培載體(9)種植植物(7),臭氣廢氣源(A)經進氣泵(1)、流量計(2)和進氣干管(3)與生物過濾器(11)連接,與進氣干管(3)相連的一根或一根以上帶出氣孔(5)的進氣支管(4)均勻分布在生物過濾器(11)的底部,在進氣支管(4)的上方鋪設布滿小孔的氣體分布板(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過濾器(11)的尺寸根據建設場地的尺寸和臭氣廢氣的凈化需要確定,生物過濾器(11)每立方米每小時的進氣流量為300~2000立方米。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支管(4)的數量根據生物過濾器(11)尺寸確定,相鄰進氣支管(4)的間距為0.5~2米,出氣孔(5)的直徑為管徑的1/5~1/2,沿著進氣支管(4)每0.2~2米在兩側各設置一個出氣孔(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質(8)為塑料多孔填料、砂石、耐腐植物纖維物、活性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體分布板(6)距離進氣支管(4)0.1~0.5米,尺寸與生物過濾器(11)底部相同,布滿直徑為1~5mm的小孔,相鄰小孔之間的間隙為1~5mm。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栽培載體(9)為泡沫、漂浮性塑料、木材加工剩余物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生物和植物復合液相凈化臭氣廢氣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的種類根據臭氣廢氣的組成成分和凈化需要以及氣候確定;植物(7)的種類根據微生物降解臭氣廢氣后生成的產物和氣候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178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