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乙烯管氧化皮刮削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1691.0 | 申請日: | 200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8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2 |
| 發明(設計)人: | 鄭津洋;施建峰;李翔;王非;郭偉燦;徐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D79/08 | 分類號: | B23D7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銀益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乙烯 氧化 刮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除去管件端部外表面氧化層的刮皮裝置。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PE管道電熔焊接過程中刮除聚乙烯管件外表面氧化層的刮削器。
背景技術
電熔連接是聚乙烯管道最常用的連接方式之一,焊接過程中,管材外表面氧化層的存在將嚴重阻礙焊接過程中聚乙烯高分子鏈的擴散,從而大大降低焊接接頭強度。因此,在進行電熔焊接之前必須先將管材表層熔焊區的氧化皮刮去。
目前,PE管道電熔焊接工程應用中一般是采用平板刮刀,見聚烯烴管道[M].(孫迅)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人工手動刮除管件氧化層,費時費力、效率低下的同時還不能保證質量。由于平板刮刀的刀刃與管件的外壁面基本屬于點接觸,所以在刮除氧化層后的管件表面上會出現大量深淺不一的劃痕,這容易造成電熔焊接接頭的焊接缺陷,從而影響接頭性能;此外在使用平板刮刀去除管件外表面氧化層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刮后管件不圓的問題,將會嚴重影響焊接接頭的質量。據統計,一名工人正常工作時,刮除一根直徑160mmPE管件表面氧化層需時約為10min以上,而且刮后表面質量無法保證。國內外未見有相關設備的研制報道。
平板刮刀一般成本較高且刀片易損易生銹,實際工程應用中,一些操作人員直接用帶刃的石頭、刀具或是瓷器碎片等刮除管件氧化層,雖節省了成本,卻浪費了更多的時間和人力,并且很難控制刮后管件表面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更方便快捷高效保質的刮去管件表面氧化層的聚乙烯管氧化皮刮削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提供一種聚乙烯管氧化皮刮削器,包括刀具、底架和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一段圓弧槽,固定架與底架之間為可拆裝式固定連接:固定架一端通過直板與底架連接,另一端通過短軸與底架連接;所述底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橫梁,刀具設置在橫梁之間,刀具的刀刃方向與圓弧槽的軸向平行。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底架的一端設有扳手。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短軸與固定架為一體結構,短軸的外側端為螺紋結構,與底架上的通孔通過螺母實現安裝。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底架上開設螺紋孔,直板端部開設通孔,底架通過固定螺栓與直板上的通孔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無論是從刮后管件表面質量方面還是從刮管操作方面,本實用新型都比傳統刮管工具有顯著優勢:
1、提高了刮削效率:以往的刮管裝置的刮刀與管件的接觸為點接觸,每次刮削只能刮去一條線,本刮削器的刀具與管材表面為線接觸,可以均勻高效地刮削管材表面的氧化皮;
2、減小了刮管勞動強度:以往的刮削器要通過將刮刀用力按壓在管材表面刮削才能達到氧化皮刮削深度的要求,本刮削器的刮削深度可以通過調整緊固螺栓旋入深度來調節,工人只需旋轉扳手即可輕松刮削管材的氧化皮;
3、結構簡單,易于生產制造,具有實用性;
4、可有效控制管件表面刮后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右視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結構仰視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直板與底架的連接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短軸與底架的連接示意圖。
圖中1-固定架,2-短軸,3-扳手,4-底架,5-刀具。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附圖,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聚乙烯管氧化皮刮削器,包括刀具5;還包括底架4、固定架1;其中:固定架1包括一段圓弧槽,固定架1與底架4可拆裝式固定連接,底架4上設置刀具5,刀具5的刀刃方向與圓弧槽的軸向平行。
所述固定架1一端通過直板與底架4連接;另一端通過短軸2與底架4連接;底架4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橫梁,刀具5設置在橫梁之間;底架4的一端設有扳手3;直板端部開設通孔,直板與底架4螺紋連接;短軸2與固定架1為一體結構,外側端為螺紋結構,與底架4上的通孔通過螺母實現安裝;底架4上開設螺紋孔,底架4通過固定螺栓與直板上的通孔連接。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使用過程,現將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刮管過程描述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16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