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毒有害氣體清除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1637.6 | 申請日: | 2008-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4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厲小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4 | 分類號: | 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韓介梅 |
| 地址: | 310027***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毒 有害 氣體 清除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毒有害氣體清除裝置,屬于凈化空氣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建筑裝修過程中粘結劑、涂料和油漆等建筑材料釋放出來的揮發性有毒有害氣體,如有機化合物(VOCs)已經成為影響室內空氣品質主要根源。VOCs氣體具有神經毒性、腎毒性、肝毒性和致癌性等,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具有極大的威脅。通風、零污染建筑材料和空氣凈化器是解決室內有毒有害氣體污染三種主要途徑,通風會受到室外空氣質量的影響,零污染建筑材料是根本解決途徑但不容易實現,所以空氣凈化器成為清除室內有毒有害氣體的首選。但目前市場上現有的空氣凈化器均存在著一定的自身缺陷,如傳統的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實際上只能達到“清新”空氣的效果,大部分污染物無法消除,而且容易泄漏臭氧;光催化空氣凈化器催化劑長期處于高濃度污染環境下活性會降低、催化劑微孔易受到灰塵堵塞;紫外燈空氣凈化器需要定期更換以保證光強等問題;吸附式空氣凈化器對處理有毒有害氣體效果明顯,然而常常受吸附劑吸附飽和的制約,需定期更換吸附劑,不能持續凈化空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吸附和脫附功能的有毒有害氣體清除裝置。
本發明的有毒有害氣體清除裝置,包括箱體,箱體由左右兩個隔板分隔成三個依次排列的單元,在第一單元中置有處理用風機和空氣加熱器,第二單元中置有吸附轉輪,第三單元中置有再生用風機,并開設進風口,兩個隔板上分別開有圓孔,圓孔內設有框架,左、右隔板上由框架分隔形成的相對應的扇形區域分別與第一密閉管道和第二密閉管道的一端相連,第一密閉管道的另一端與空氣加熱器相連,第二密閉管道的另一端與再生用風機相連,吸附轉輪的轉軸與外殼之間填充有蜂窩狀基材,基材上附著分子篩吸附劑,其轉軸支撐在左右兩個隔板框架的中心,外殼具有與電機帶動的驅動齒輪相嚙合的鏈條。
上述的分子篩吸附劑可以是市售鈣X型的分子篩吸附劑或鈣A型的分子篩吸附劑,根據處理有害氣體的種類可選擇不同的吸附劑。
本發明的有毒有害氣體清除裝置能在吸附有毒有害氣體的同時脫附有毒有害氣體,使得整個空氣凈化過程持續不斷的進行,無需頻繁更換吸附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有毒有害氣體清除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吸附轉輪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參見附圖,有毒有害氣體清除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由左右兩個隔板2、3分隔成三個依次排列的單元,在第一單元中置有處理用風機4和空氣加熱器5,第二單元中置有吸附轉輪6,第三單元中置有再生用風機7,并開設進風口13,兩個隔板上分別開有圓孔,圓孔內設有框架8,通常使圓孔的直徑和吸附轉輪直徑大小相同,以便于增大吸附和脫附面,提高有毒有害氣體的處理效果。圖例中,框架為十字框架,十字框架將圓孔等分成四個扇形區域,左隔板圓孔上端90°扇形區域與第一密閉管道9的一端相連,第一密閉管道9的另一端與空氣加熱器相連,右隔板圓孔上端與左隔板相對應的90°扇形區域與第二密閉管道10的一端相連,第二密閉管道10的另一端與再生用風機相連。吸附轉輪6(見圖2)的轉軸與外殼之間填充有蜂窩狀基材11,基材可以采用多孔陶瓷,基材上附著分子篩吸附劑,吸附轉輪的轉軸支撐在左右兩個隔板十字框架的中心,外殼具有與電機帶動的驅動齒輪相嚙合的鏈條12。
本裝置工作原理如下:
吸附轉輪緩慢旋轉,在處理用風機的作用下,待處理的污染空氣從進風口進入圓孔下端270°扇形區域,空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被吸附轉輪附著的吸附劑吸收,潔凈的空氣則被送往箱體外。圓孔下端270°扇形區域的吸附轉輪吸收了有毒有害氣體,變成飽和狀態,轉到圓孔上端90°扇形區域進入再生過程,在再生風機的作用下,經空氣加熱器加熱的熱空氣由第一密閉管道進入圓孔上端90°扇形區域,圓孔上端90°扇形區域的吸附轉輪吸附的有毒有害氣體揮發到熱空氣中被脫附,熱空氣變成了含有毒有害氣體的污染空氣,污染空氣則通過第二密閉管道送往箱體外的污染空氣處理裝置。轉輪的轉速一般8~10周/時,空氣不斷凈化,周而復始連續進行吸附過程,無需頻繁更換吸附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16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筆記本電腦及其顯示模塊
- 下一篇:天然花香型龍井茶加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