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鄰羥基苯乙酮的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1619.8 | 申請日: | 200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99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錦桃;宋光偉;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49/825 | 分類號: | C07C49/825;C07C45/4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韓介梅 |
| 地址: | 310018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羥基 苯乙酮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中間體的合成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鄰羥基苯乙酮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鄰羥基苯乙酮(英文名O-hydroxy-acetophenon)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醫藥、農藥等精細化工產品的研制和工業生產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它是心律平、普羅帕酮、利膽藥的關鍵中間體。
關于鄰羥基苯乙酮的合成,曾有相關的報道。王國喜(《中國醫藥工業雜志》,1999,30(5),232-233)報道了以苯酚為原料,和乙酸酐反應生成酯,然后在二硫化碳溶劑下進行Fries重排得到鄰羥基苯乙酮和對羥基苯乙酮,其比例為2∶3。該方法的缺點是用二硫化碳作溶劑,其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毒性較大,處理不方便,并且得到的鄰羥基苯乙酮的收率只有33%。
另外楊定喬等(《有機化學》,2002,22(4),275-278)報道了無溶劑反應來合成羥基苯乙酮的方法,乙酸苯酚酯在無水三氯化鋁條件下加熱進行Fries重排得到鄰對位的羥基苯乙酮,其比例約為1∶1,但該方法的缺點是反應混合物比較粘稠,攪拌困難,使得反應難以進行,易碳化。
2005年,Sanjay?Bhar等(《Synthetic?Communications》,2005,35(9),1183-1188)人報道了以縮氨基脲為原料,在磷酸存在下,通過水解反應得到鄰羥基苯乙酮。該方法原料價格昂貴,不易制備,不利于大規模生產。
2007年,Ghiaci等(《Applied?Catalysis?A:General》,2007,320,35-42)人報道了在H3PO4/TiO2-ZrO2催化劑下,以苯酚為原料,乙酸乙酯為酰化試劑,于200-400℃進行氣態反應得到鄰羥基苯乙酮,收率為96.8%。該方法所用的催化劑較難制備,而且又要在很高的溫度下進行反應,不易操控,不適于工業化應用。
發明內容
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成本低,安全性好,收率較高,易于工業化生產的合成鄰羥基苯乙酮的方法。
本發明的合成鄰羥基苯乙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4-乙酰胺基苯酚乙酸酯的合成
在反應器中將撲熱息痛溶于有機溶劑中,同時加入弱堿,弱堿與撲熱息痛的摩爾比為1∶0.5~3,然后加入酰化試劑,酰化試劑的用量為撲熱息痛的摩爾數的1-6倍;在0℃至回流溫度下反應3-36小時后,蒸除有機溶劑,加入水,抽濾得4-乙酰胺基苯酚乙酸酯固體產物;
2)2-羥基-5-乙酰胺基苯乙酮的合成
在反應器中將步驟1)的4-乙酰胺基苯酚乙酸酯溶于有機溶劑中,同時加入路易斯酸催化劑,其用量為4-乙酰胺基苯酚乙酸酯的摩爾數的1-10倍,在20-180℃下反應1-18小時,冷卻,過濾,重結晶得到2-羥基-5-乙酰胺基苯乙酮;
3)2-羥基-5-氨基苯乙酮的合成
將2-羥基-5-乙酰胺基苯乙酮和無機酸按摩爾比1∶5~5∶1加入反應器中,于20℃至回流溫度下反應10-200分鐘,冷卻,用弱堿中和,抽濾,重結晶得到2-羥基-5-氨基苯乙酮;
4)鄰羥基苯乙酮的合成
將2-羥基-5-氨基苯乙酮溶于低級醇中,加入銅鹽作為催化劑,于0-100℃下滴加濃硫酸,滴畢,攪拌5-60分鐘;再滴入飽和的亞硝酸鈉水溶液,于0-100℃下反應0.5-5小時;銅鹽∶濃硫酸∶亞硝酸鈉∶2-羥基-5-氨基苯乙酮的摩爾比為(0.005~0.02)∶(2~3)∶(1~2)∶1;然后進行水蒸氣蒸餾,餾分用有機溶劑提取,減壓蒸餾得到鄰羥基苯乙酮。
本發明合成方法中,步驟1)中所說的有機溶劑可以是苯、甲苯、二甲苯、氯苯、溴苯、二氯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酸乙酯、環戊烷、環己烷、丙酮或丁酮等。所說的弱堿可以是無水K2CO3、Na2CO3、KHCO3、NaHCO3、三乙胺、三甲胺、吡啶、嗎啉、二異丙基甲基胺、二異丙基乙基胺或三正丁基胺等。所說的酰化試劑可以是乙酸酐、乙酰氯或乙酰溴等。該反應所得的4-乙酰胺基苯酚乙酸酯無須重結晶純化,收率可達96.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16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