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力解除爆破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1514.2 | 申請日: | 2008-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0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單治鋼;朱煥春;張春生;陳祥榮;侯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42D3/04 | 分類號: | F42D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韓小燕 |
| 地址: | 310014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力 解除 爆破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力解除爆破法。主要用于各種水利水電工程、交通、礦山等地下工程和深埋隧洞的開挖工程中。
背景技術
巖爆是地下工程開挖過程中,巖體中積累的勢能或應變能的突然釋放導致的圍巖破壞,可導致人員傷亡、工作面或設備發生破壞,其基本特性是突然和劇烈。強巖爆可使圍巖大片爆裂脫落,出現強烈彈射,發生巖塊的拋射及巖粉噴射現象;有似爆破的爆裂聲,聲響強烈;持續時間長,并向圍巖深度發展,破壞范圍和塊度大,影響深度1~3m;極強巖爆可使圍巖嚴重爆裂,大塊巖片出現劇烈彈射,震動強烈,有似炮彈、悶雷聲,聲響劇烈;迅速向圍巖深部發展,破壞范圍和塊度大,影響深度大于3m;嚴重影響甚至摧毀工程。成為控制工程施工安全、掘進進度、乃至成敗的關鍵因素。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深埋地下工程建設中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強、極強巖爆區施工控制方法,國內的強、極強巖爆控制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在極強巖爆、強巖爆條件下適用的應力解除爆破法,能夠有效降低或解除巖體應力集中區的能量水平,以解決深埋隧洞(隧道、巷道)掘進過程中巖爆引起的施工安全問題,從而保證掘進的進度。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應力解除爆破法,其步驟包括,
a、在掌子面上鉆爆破孔,其孔徑與開挖爆破孔孔徑一致;
b、在爆破孔內裝藥;
c、裝藥完成后起爆;
其特征在于:在極強巖爆條件下,掌子面上自上而下均勻布置三排爆破孔,第一排孔沿頂拱的弧度均勻布置,其中頂孔距拱頂0.4-0.8m,孔長3-5m,仰角α10-14度,底部1-1.4m深度范圍裝藥;第二排孔沿水平方向均勻布置,孔長8-10m,仰角β4-8度,全程裝藥;第三排孔沿水平方向均勻布置,孔長8-10m,水平布置,全程裝藥;同時掌子面與隧洞兩側壁相交處的上半段均鉆有輔助爆破孔,其孔長3-5m,外偏角γ21-29度,仰角10-14度,全程裝藥,應力集中區的裝藥量與解除范圍內巖體重量比不超過0.07kg/T。
所述第一排孔有四個,其中頂孔距拱頂0.6m,孔長4m,仰角α12度,底部1.4m深度裝藥;第二排孔和第三排孔均為三個,其中第二排孔長9m,仰角β5度;第三排孔長9m;輔助爆破孔有四個,并對稱布置在掌子面與隧洞兩側壁的相交處,其孔長4m,外偏角γ25度,仰角12度;裝藥量與解除范圍內巖體重量比為0.04kg/T。
在強巖爆條件下,掌子面上自上而下均勻布置三排爆破孔,孔長均為兩倍開挖進尺,且孔的底部1-1.4m深度范圍內裝藥,裝藥量與解除范圍內巖體重量比為0.03-0.07kg/T,第一排孔沿頂拱的弧度均勻布置,其中頂孔距離拱頂小于1m,外偏角δ8-12度,仰角θ13-17度;第二排孔和第三排孔均為水平布置。
所述爆破孔的數量為九個,每排均布置三個,其中第一排孔的外偏角δ為10度,仰角θ為15度,頂孔距拱頂0.7m;裝藥量與解除范圍內巖體重量比為0.05kg/T。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深埋隧洞掘進過程中采取上述措施后,有效地消除了巖爆引起的危害,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保證了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以及掘進的進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極強巖爆條件下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向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中強巖爆條件下的平面示意圖。
圖5是圖4的C-C向剖視圖。
圖6是圖4的D-D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的步驟包括:
a、在掌子面上鉆爆破孔,其孔徑與開挖爆破孔孔徑一致;
b、在爆破孔內裝藥;
c、裝藥完成后起爆;
對于隧洞(隧道、巷道)工程而言,上述應力解除爆破法可以納入到正常爆破工作程序中,只是將應力解除爆破孔優先起爆,此后才是正常的開挖爆破,二者之間的時間延時不作特別要求,可以采用現場開挖爆破任意兩個相鄰起爆順序之間的延時。爆破孔一般布置在應力集中區內,孔深以達到或穿過應力集中區為原則;同時根據地質條件的不同確定爆破孔的數目、孔徑大小以及裝藥量,以最大程度弱化巖體,同時不過分損傷巖體造成支護工作量的增加,并考慮潛在巖爆強度和現場支護的有效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15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腰椎助力理療帶
- 下一篇:一種低密度生成矩陣碼的譯碼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