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非圓齒輪行星系的伸縮齒式殘膜撿拾方法及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61392.7 | 申請日: | 200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872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建能;趙勻;李革;張國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43/00 | 分類號: | A01B4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 行星 伸縮 齒式殘膜 撿拾 方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殘膜撿拾機,具體涉及一種非圓齒輪行星系的伸縮齒式殘膜撿拾方法及機構。
背景技術
地膜覆蓋種植技術使有限積溫增加,生育期相對延長,可以廣泛采用中晚熟品種,使產(chǎn)量大幅度提高。同時使各種作物的適作區(qū)向北推移、擴大,能更有效利用國土資源。但是農(nóng)用塑料薄膜自然條件下極難降解,殘膜積累在土壤中,致使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遭到嚴重的污染,破壞了農(nóng)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了阻隔層,影響了農(nóng)作物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吸收,影響種子發(fā)芽、出苗,造成爛種、爛芽,使幼苗黃瘦,甚至死亡,還影響農(nóng)機具的田間作業(yè)質量,還會堵塞田間溝渠等。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出售的殘膜撿拾機,根據(jù)用途分為苗期殘膜撿拾機和收獲后殘膜撿拾機。
苗期地膜使用時間短,破損不嚴重,有利于收膜,因此采用帶齒的卷膜輪回收。而作物收獲后用的殘膜撿拾機,由于地膜使用較長破損較嚴重,殘膜撿拾難度較大。撿拾過程分為撿膜、脫模和集膜。根據(jù)工作原理可分為:挑膜彈齒式、鏈扒式、氣吸式、偏心伸縮桿齒式和殘膜集條機。挑膜彈齒式殘膜回收機收膜率達到預定目標,但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且不能聯(lián)合作業(yè)。鏈扒式撿拾機構結構簡單、成本低,但只能撿拾地表的殘膜,對耕層內的殘膜無能為力,而且未實現(xiàn)聯(lián)合作業(yè)。氣吸式殘膜回收機同樣只能回收地表殘膜,且工作環(huán)境惡劣,易于將塵土一同吸入膜箱。殘膜集條機有的雖可以實現(xiàn)聯(lián)合作業(yè),但只能將地表附近的殘膜集成條,集成條的殘膜還需人工裝車運出田間。偏心滾筒式撿拾機構其凸輪圓弧齒偏心滾筒撿拾機構結構相對簡單、成本較低,是殘膜回收的一種較理想方式。挑膜彈齒式殘膜回收機和偏心滾筒式撿拾機構都是用凸輪式滑道來控制撿膜齒的軌跡和姿態(tài)完成撿膜喝脫膜,凸輪磨損較嚴重。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非圓齒輪行星系的伸縮齒式殘膜撿拾方法及機構。該機構能滿足田間殘膜撿拾農(nóng)藝要求,實現(xiàn)撿膜和脫模;并具有結構緊湊、傳動精確平穩(wěn)、容易實現(xiàn)動平衡和傳動功率較大等優(yōu)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一種非圓齒輪行星系的伸縮齒式殘膜撿拾方法:
采用非圓齒輪行星系和連桿機構,控制撿膜齒的軌跡和姿態(tài),實現(xiàn)撿膜齒相對滾筒表面伸出和縮回,完成撿膜和脫膜。
二.一種非圓齒輪行星系的伸縮齒式殘膜撿拾機構:
殘膜撿拾滾筒的兩端各固定一套結構相同的非圓齒輪行星系箱體,每個非圓齒輪行星系箱體內有一個非圓內齒輪、一個中心太陽非圓齒輪和六個行星圓柱齒輪;非圓內齒輪和行星圓柱齒輪相內嚙合,行星圓柱齒輪和中心太陽非圓齒輪相外嚙合;殘膜撿拾滾筒兩端的非圓齒輪行星系箱體內的六組同相位行星圓柱齒輪分別與六根行星圓柱齒輪軸相固連;殘膜撿拾滾筒的徑向有六組撿膜齒和桿組件,每組撿膜齒中,有六個沿軸向均勻分布的撿膜齒,撿膜齒一端活套在行星圓柱齒輪軸中心C上,撿膜齒的中部活套在撿膜齒軸上,撿膜齒末端在作業(yè)時有時能伸出殘膜撿拾滾筒外,有時能縮到殘膜撿拾滾筒內;每組桿組件中,有兩根桿,兩根桿的一端活套在撿膜齒軸的B處上,另一端A與殘膜撿拾滾筒通過鉸鏈連接;六組桿組件的A端均勻分布在殘膜撿拾滾筒上。
所述的中心太陽非圓齒輪在工作時固定不動,其節(jié)曲線為行星圓柱齒輪輪心的運動軌跡,且與非圓內齒輪共軸線。
所述的行星圓柱齒輪的公轉平均速度與殘膜撿拾滾筒的轉速一樣,即殘膜撿拾滾筒轉一圈,行星圓柱齒輪繞著中心太陽非圓齒輪的軸線也轉一圈。
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非圓齒輪行星系機構和連桿機構實現(xiàn)撿膜齒相對滾筒表面伸出和縮回,以完成撿膜和脫膜。非圓內齒輪固定在滾筒內,行星輪為圓柱齒輪,這兩齒輪內嚙合。行星輪同時與中心太陽輪外嚙合,中心太陽輪為非圓齒輪。撿膜齒活套在行星輪軸上,撿膜齒的中間部位又與另一桿件鉸鏈連接,該桿件另一端鉸接在滾筒上。工作時,由滾筒驅動,通過內齒輪轉動帶動行星輪自轉和公轉,中間太陽輪固定不動,控制著撿膜齒的伸出和縮回,滿足撿膜農(nóng)藝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為1組撿膜齒和桿的空間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中:1、殘膜撿拾滾筒,2、非圓內齒輪,3、行星圓柱齒輪,4、中心太陽非圓齒輪,5、撿膜齒,6、桿,7、非圓齒輪行星系箱體,8、行星圓柱齒輪軸,9、撿膜齒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jīng)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13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